女足隊被逼1天抽3次血 醫曝「破壞血管」風險:恐引發血栓

▲臺師大體育室鞠躬道歉。(圖/範雲國會辦公室提供)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師大女足隊的教練強迫學生「抽血配合研究」,若不聽從,學生就無法拿到學分,引發關注。醫師指出,這起事件對學生的身體上的傷害是重複抽血對血管的破壞,後續血栓、血管炎、瘀血的狀況都有可能造成風險。

立委陳培瑜去年年底爆料,臺師大女足的教練要求學生配合研究,需要連續14天抽血、有時甚至一天抽3次,時間從上午5點一路到晚上9點。若是學生不從,會被以「扣4年32學分」威脅,補貼費用也以「球隊經費」的名目被回收,引起極大討論。

對此,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臺灣基進北市黨部主委吳欣岱在臉書指出, IRB(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對於抽血量的限制,通常會根據受試者的身體狀況(如成年人vs.兒童)、抽血頻率,以及整體研究設計來規範,各機構的IRB可能略有不同,美國常用的參考值是8周內不得超過500mL。

她強調,這起事件對學生的身體上的傷害是重複抽血對血管的破壞,一天抽三次,在血管、皮下組織、皮膚製造傷口,抽血完壓迫止血又可能把血管給壓扁了,後續血栓、血管炎、瘀血的狀況都有可能造成風險。

針對此事,臺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院長王鶴森15日表示,代表學校向學生、大衆致歉。校方在去年11月底就先解職該教師女足隊教練工作,並停止專長訓練課程、解除行政職務;12月他到女足隊說明諮商管道,費用由校方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