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出手了!行文教育部 要求處理臺師大女足隊強逼抽血案
針對臺師大女足學生被迫抽血一案,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將發文促請教育部依法辦理相關監督、管理、處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師範大學爆出女足隊教練,逼隊員配合研究「抽血」,還以學分威脅,有學生連續14天被抽血、一天抽3次,更傳出執行抽血者並非專業醫事人員。醫檢師強調,抽血屬侵入性醫療行爲,應由專業醫療人員執行;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有關此案的監督、處分,衛福部會發文促請教育部依法辦理。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明,依照《人體研究法》,人體研究的監督、管理、處分、研究對象權益保障等事項,是由研究主持人所屬單位的中央主管機關管轄,衛福部會發文促請教育部依法辦理。
林靜儀表示,倫理審查委員會(IRB)人體研究倫理審查很複雜、要很謹慎,尤其對於未成年人、易受傷害族羣、有利害關係不對等情況(如受僱員工、監所犯人、指導學生),是重要關切與必須特別注意的倫理議題。
林靜儀強調,不論是醫院或學校,要做研究就要先搞清楚、遵守研究倫理,「這是鐵律」。受試者應該要有明確的知情同意,而且不可以在被脅迫的情況下爲之,也擁有隨時退出研究的權利。
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賴信亨強調,抽血屬於非侵入性醫療行爲,依法應於醫療機構或經衛生主管機關報備許可場域,由醫檢師或專業醫療人員執行。聘用非醫事人員抽血,不只違法、侵犯專業範疇,對病人來說更會造成極大安全威脅。
賴信亨說,抽血過程中有很多消毒作業流程,一般非醫療人員可能會疏忽,影片中抽血過程出現摸針頭動作,「很誇張」,手部細菌全都進到身體裡,可能對病人造成感染風險。
臺師大女足學生反映抽血過程「很痛」,賴信亨指出,一般真空針具打到人體,試管一推就會有拉力,即便只在肌肉層,也會造成局部疼痛、不舒服的感覺,若血管又被穿刺、破裂,就會出現局部瘀血現象。
此外,女足隊員抽完血、止血後,很快又要進行高張力肌肉重力訓練,更不利血管修復,可能加劇傷害。賴信亨表示,更何況有些學生抽血頻率極高,即使一次只抽10cc,一天3次、10天就抽了300cc,批評取得檢體過程「太粗糙」、未取得學生同意,已違反人體研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