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北外環第4期工程公聽會 上百居民齊聚陳抗批市府一錯再錯

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4期工程目前已進行到永康區甲頂裡。記者萬於甄/攝影

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4期工程因部分路段引發地方反對,沿線永康區甲頂裡與北區華德、文元、成功、大港、大和等6裡上百戶居民組成自救會,今也到工務局召開的公聽會陳情抗議,要求北外環不該「截直取彎」,居民更痛批「市府根本不傾聽民意、一錯再錯」。

南市反北外環南移自救會提案人蔡善甄指出,北外環4期工程最早曾規畫從新市往西興建,到永康甲頂裡鹽水溪畔後,沿着溪岸北側堤岸架高架橋往西至安平,按原計劃幾乎沒有住家,也適合興建交流道,然而市府幾年前卻將北外環路線南移,也沒有與居民溝通協調,大幅影響中華路、中華北路沿線兩邊住戶,大家當然會不滿。

郭姓居民也說,臺灣的工程技術不斷在進步,政府卻用沒有「與時俱進」的法規來限制民意需求,再者,北外環當初興建的主要目的是連結南科及各工業區,帶動臺南產業發展,但目前南移的路線,並未經過科工區,而是直接到安平,已偏離當時規畫意義,路線更造成民怨,希望政府要傾聽民意,不要一錯再錯。

在場民衆幾乎一面倒,反對北外環南移,不應該「截直取彎」,應該沿着鹽水溪北側興建,且市府一直未與沿線住戶協調,公聽會的公文也只是掛在路口電線杆,「根本沒有尊重居民、沒有尊重民意」,要求市府給說法。

市議員許至椿、蔡宗豪、陳怡珍等人今也到場旁聽,蔡宗豪提到,此次公聽會反映的事情,其實是當地居民一直以來陳情的問題,市府應該做好溝通說明,且每項建設都該以百姓爲出發點,但這麼重大的建設公聽會,卻只派一名科長來說明,科長有決定權嗎?工務局長官爲何不到現場?大家沒有要阻擋臺南的建設,但也希望市府要傾聽民意。

工務局表示,今在北區成功裡活動中心辦理「臺南都會區北外環第四期工程(東工區)用地取得」公聽會,會前已規定發函給土地所有權人並公告,一切程序合法;針對路線規畫問題,都是經審慎專業評估。

工務局說明,考量鹽水溪河寬河幅有限,施工時在行水區落墩連續圍堰,恐造成水道束縮,易形成馬蹄形渦流,加劇對堤身衝擊,影響河防安全,且堤前落墩恐有潰堤危險,爲確保民衆安全,不建議在治理計劃線內高灘地落墩北外環道路路線,經專業評估後採行「沿鹽水溪南、北兩側配對路線方案」。

工務局強調,此規畫完全不影響快速道路的交通行進,且可提高交通運轉效率,未來北區、中西區、永康區、安平區等通勤民衆不須橫跨鹽水溪,可減少塞車之苦,且未來配合國道1號北外環交流道完工後,南來北往更便利,可縮短城際間距離,也減少永康交流道周邊臺1線平面道路長期壅塞情形。

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4期工程因部分路段引發地方反對,沿線永康區甲頂裡與北區華德、文元、成功、大港、大和等6裡上百戶居民組成自救會,今到工務局召開的公聽會陳情抗議。記者萬於甄/攝影

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4期工程因部分路段引發地方反對,沿線永康區甲頂裡與北區華德、文元、成功、大港、大和等6裡上百戶居民組成自救會,今到工務局召開的公聽會陳情抗議。記者萬於甄/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