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北外環公聽會 南市府澄清

「反北外環南移自救會」2日號召居民自開說明會,抗議臺南市政府未告知公聽會,想「偷渡」北外環工程。(程炳璋攝)

臺南市連接南科與市中心的交通要道「北外環快速道路」4期工程日前完成第2次公聽會,沿線居民憤怒第1次未被告知,2日自組「反北外環南移自救會」以「臺南人不忍了」怒控政府「偷渡」公聽會。臺南市工務局表示,現階段是辦理「用戶取得」,依規定公聽會通知對象爲「地主」而非附近住戶。

北外環高架快速道路工程案是爲解決現階段南科到市中心塞車問題,規畫設計的快、慢車分流方式,未來將引導汽車走高架橋、機車走橋下道路,在未塞車狀況下,路程僅需10分鐘,大幅縮短目前動輒塞車的40多分鐘車程。

北外環工程4期路線從鹽水溪北岸轉南岸,令南岸整排建案居民從「河岸第1排」變成「高架第1排」,除了帶來噪音、空污與震動問題,更擔心影響房價,引發沿線附近居民反彈。居民一度要求橋墩施作可在河牀高灘地的方案,遭工務局評估會影響河道安全,未被接受。

北外環4期工程最終決定以海安路爲界,分爲東段標與西段標,東段標工程3公里優先施作,各在7月、9月召開1次公聽會。附近居民只收到第2次公聽會的通知,質疑政府想「偷渡」公聽會。

「反北外環南移自救會」2日發動約50人主張應撤案,以新建道路計劃重啓環評,納入民意聲音。國民黨臺南市議員許至椿、立委謝龍介服務處執行長童小芸都到場關心。

自救會長黃貴美表示,依照工務局方案,有誰願意自家窗外出現高架橋墩?政府興建道路搞成嫌惡設施,偷渡公聽會,是政策執行者的心虛作爲,全案缺乏通盤考量,淪爲政績工程。

工務局解釋,全案進度爲「用地取得」,因此公聽會通知對象爲土地與地上物所有權人,也就是地主,並非附近居民,惟首次開會時,有成員要求納入附近居民一起開會,因此第2次公聽會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