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竹市「汞米」流入公糧?竹市府急澄清

外傳新竹市臺鐵千甲車站附近遭爆出現汞米污染,新竹市政府24日嚴正駁斥,並指該範圍內稻作早已依法剷除銷燬,並無流入市面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外傳新竹市臺鐵千甲車站附近遭爆出現汞米污染,有人將土壤送驗,汞濃度超過每公斤9.41毫克,且稻作已收割繳公糧;新竹市政府24日嚴正駁斥,並指九甲埔圳10支線引灌範圍,該範圍內稻作早已依法剷除銷燬,並無流入市面風險。

新竹市環保局指出,市府今年7月於農地監測中主動發現九甲埔幹線10支線底泥汞含量超標,立即採樣檢測並確認污染,第一時間會同農政單位剷除受污染作物,阻絕不安全農產品流入市面,並擴大調查周邊稻田與果園,對已確認超過食用作物土壤管制標準農地上之食用作物全數完成剷除銷燬,以負責任態度確保食品安全。

環保局同時也會同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新竹管理處會勘確認該支線引灌範圍,並針對範圍內農地現況採樣檢驗,污染範圍已確認侷限於該支線內,無擴大情勢。

後續除辦理底泥清淤及支線封堵作業外,亦於鄰近幹線、支線及可能污染介入點加裝連續水質監測智慧裝置,即時掌握水質變化,從源頭防堵污染;另對鄰近農地土壤採樣檢驗,結果均未超過食用作物土壤管制標準,確保灌溉及民生用水安全。

產發處則表示,農作物重金屬污染監測系依標準作業程序,由各區公所針對高風險潛勢區域進行規畫、監測與採樣,並送交農藥所檢驗重金屬含量,若檢測結果超標,市府會立即執行銷燬與剷除作業。

過去3年,市府已對東區千甲、前溪、水源及隆恩段等地農地檢測,結果皆符合規定,絕無超標情事。

產發處指出,此次遭污染的農地位於隆恩段917、914及913地號,經環保局確認土壤含汞超標後,市府已於今年7月31日至8月1日依法進場剷除作物並完成查估,並明確要求農民不得收割及外流,並由區公所加強巡查,以確保食安。

強調,「該批稻穀並未進入公糧收購體系,也未供應校園營養午餐」,市民可安心,至於九甲埔幹線10支線受污染農地的作物,市府亦已依規採樣送檢,並列管在案。

教育處今天也嚴正聲明指出,市內各校營養午餐皆依政策推動「產銷履歷」食材進入校園,其中,「米糧均採具可溯源驗證之產銷履歷產品,並於供應前完成重金屬檢測(含砷、鎘、鉻、銅、汞、鎳、鉛及鋅等項目),以確保食材安全」。

經查,目前校園營養午餐米糧主要來源自新竹縣新埔、關西及芎林等地,相關資訊均公開於各校「校園食材登錄平臺」供師生與家長查詢。

市府強調,農地重金屬污染檢測與整治爲環保單位權責,農業單位則負責查估、補償及保障農民生計,雙方各司其職並緊密合作,確保污染作物絕不流入市場,對於任何涉及食安的議題,絕不容許輕忽,更不允許不實謠言影響市民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