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北外環4期部分路段緊鄰住家 上百居民抗議
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4期路線被指中華路、中華北路沿線太緊臨民宅,圖爲目前工程已進行到永康區甲頂裡。記者萬於甄/攝影
紓解南科園區聯外交通的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4期計劃部分路段被指緊鄰民宅,沿線永康、北區共6個裡上百戶居民組成自救會,昨到市府辦的用地取得公聽會抗議,批市府一錯再錯,要求沿鹽水溪北側興建;議員也喊話市府做好溝通。
北外環第4期路線從臺19線溪頂寮大橋,往西延伸至臺17線大港觀海橋,長度約3.7公里,但中華路、中華北路沿線有住戶認爲受影響,包括永康區甲頂裡與北區華德、文元、成功、大港、大和等6里居民組自救會。
南市工務局說明,考量鹽水溪河寬河幅有限,若在行水區落墩、連續圍堰,恐造成水道束縮,易形成馬蹄形渦流,加劇對堤身衝擊,有潰堤危險,爲確保民衆安全,經專業評估不建議在治理計劃線內高灘地落墩北外環道路路線,採「沿鹽水溪南、北兩側配對路線方案」。
南市反北外環南移自救會提案人蔡善甄指出,4期工程最早曾規畫從新市區往西興建,到永康區甲頂裡鹽水溪畔後,沿着溪岸北側堤岸架高架橋往西至安平區,按原計劃幾乎沒有住家、也適合興建交流道,然而市府幾年前卻將路線南移,也沒有與居民溝通協調;郭姓居民也說,北外環當初興建目的是連結南科及各工業區,但目前未經過安南區的臺南科技工業區,直接到安平。
昨於北區成功裡活動中心舉行「臺南都會區北外環第4期工程(東工區)用地取得」公聽會,在場民衆幾乎一面倒表示反對北外環南移「截直取彎」,要求沿着鹽水溪北側興建,且公聽會的公文也只是掛在路口電線杆,根本沒有尊重民意。
市議員許至椿、蔡宗豪、陳怡珍等人也到場旁聽,蔡宗豪說,此次公聽會反映的事情是當地居民一直以來陳情問題,市府應做好溝通說明,且這麼重大的建設公聽會也只派1名科長來說明。
工務局表示,公聽會前已依規定發函給土地所有權人並公告,一切程序合法,路線規畫都經審慎專業評估,未來北區、中西區、永康區、安平區等通勤民衆不須橫跨鹽水溪,且配合國道1號北外環交流道完工後,也減少國一永康交流道周邊臺1線平面道路壅塞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