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新董事葉俊顯:「TSMC+1」 助優勢 維持至多10年
國發會新任主委葉俊顯17日大談臺積電的成功關鍵。圖/王德爲
國發會新主委葉俊顯,同時也代表國發基金加入臺積電董事會。相對於臺積電諸多大咖董事們,纔有17天董事資歷的葉俊顯仍能以「TSMC+1」五個要素的簡單模型,深入解析臺積電的成功關鍵,並該公司與臺灣經濟發展體系緊緊相扣。這顯示出身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及、政策智庫中華經濟研究的葉俊顯,長久以來對產業經濟領域的持續研究,「TSMC+1」也經常用在他的公開演講中。
葉俊顯17日強調,在臺灣的政策配合下,臺積電的企業優勢可以繼續維持至少5至10年,「TSMC+1」五要素就能加以解釋。他指出,T是信任(Trust),臺積電受到客戶的信任,最大原因是不做自己的品牌,所有的品牌都是客戶,而且可以客製化;S有兩個,一個是教育系統,一個是生態系統;M就是人,臺灣人才,還包括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他也爲臺積電立定了一個「只做製程」的明確方向,其他的臺積電不做;C是Culture,有我們臺灣的工作文化,工程師配合生產線的高度意願。
至於加1,葉俊顯表示,當時政府政策上雖然開放臺灣晶圓廠赴中國投資,但政策設計有但書,廠商要做好技術的限制,某些技術不允許廠商從臺灣出去,現在美國也在採用當時的臺灣模式。「這一項政策,對臺灣來講還蠻重要的」,假如所有的晶圓廠都跑到中國市場,大概就跟傳統產業大量投入中國市場的結果相近。他也說,感謝臺積電當時配合國家政策,而且反而把更多資源放在製程研發,現在纔有更多的前瞻高階技術。
葉俊顯直言,「TSMC+1」對臺灣非常重要,臺積電及AI持續爲臺灣經濟的貢獻,讓臺灣不僅今年人均所得超越南韓, 臺積電優勢可望維持至少5年至10年,臺灣人均所得超越南韓不會只是短期現象。
國發會管理的國發基金,目前爲臺積電第二大股東身分,持股比率約6.38%,持股數約165萬張,因此有一席董事,由當任國發會主委出任,葉俊顯9月1日接任國發會主委,同時也代表國發基金加入臺積電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