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領先優勢還剩多久?國發會吐真話:至少5至10年

臺積電股價16日以1285元創新高;國發會主委葉俊顯認爲,臺積電至少能維持5至10年優勢。(姚志平攝)

半導體龍頭臺積電16日強勢上演「秒填息」行情,股價以1285元刷新盤中歷史新高紀錄,公司市值飆破33兆元;國發會主委葉俊顯認爲,臺積電優勢至少可維持5至10年,若要探究成功原因,他歸納五大關鍵,並以「TSMC+1」即客戶信任、教育系統、張忠謀代工政策、工作文化,以及政府對半導體海外投資技術設限五大關鍵因素。

韓媒近期報導,今年韓國人均GDP約爲3萬7430美元,不及臺灣的3萬8066美元,臺灣22年來首度超越韓國; 葉俊顯表示,2019年他就看出臺灣可能贏韓國的趨勢,他分析,南韓對大陸市場依賴程度較高,當大陸產能過剩時,南韓受到衝擊影響會比較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汽車,產品被中國大陸生產所取代。

葉俊顯表示,臺灣比較幸運的是有臺積電,尤其國際政經環境動盪下,AI需求暢旺,出口仍維持一定水準,我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突破8%,今年全年要維持4%以上不成問題;他認爲「臺灣不能沒有臺積電,但也不能只有臺積電」,新創產業、地方創生也將會是國發會未來着重規劃的重點。

臺積電成功關鍵的「TSMC+1」,葉俊顯進一步指出,T指的是trust(信任),臺積電不做品牌,所有品牌商都是他的客戶,專長客製化、高良率,取得客戶信任;S是system(系統),包含教育系統、生態系統;M是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Morris),他爲臺積電奠定晶圓代工龍頭角色,不與客戶競爭;C指的是culture(文化),即臺灣人的工作文化;「+1」是指政府對半導體海外投資的技術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