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3婦人採植物生食中毒 檢驗證實誤食「大花曼陀羅」
臺東縣衛生局採集「野菜」樣本送檢,食藥署檢驗樣本結果爲「大花曼陀羅」。(臺東縣衛生局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婦人採摘生食的「南非葉」葉片,經檢驗證實爲有毒植物「大花曼陀羅」。(臺東縣衛生局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臺東縣卑南鄉茶藝館日前驚傳3名婦人疑似食物中毒案,臺東縣衛生局今(17)日公佈檢驗結果,確認3人誤將「大花曼陀羅」葉片當成「南非葉」生食,引發抗乙醯膽鹼中毒症狀;至於茶藝館提供的茶品「紅烏龍茶包」未檢出農藥成分。
事件發生於本月6日,林姓婦人與黃姓姊妹結束白玉瀑布踏青行程,途中摘取並生食自稱「南非葉」的野菜葉片,每人各食用1片,隨後前往茶藝館用餐並飲用紅烏龍茶。不料,半小時內陸續出現頭暈、意識模糊、心悸胸悶等症狀,送醫後診斷爲抗乙醯膽鹼中毒,所幸經治療後均已康復出院。
衛生局人員當日立即採樣烏龍茶湯及茶包,隔日再會同林姓婦人前往採集該野菜樣本,一併送檢。林婦當時堅稱症狀是「茶醉」所致,但專家初步檢視葉片照片後,研判應是全株有毒的「曼陀羅」。
食藥署後續檢驗結果,該野菜爲「大花曼陀羅」;紅烏龍茶包則未檢出農藥。衛生局指出,「大花曼陀羅」又稱「白花曼陀羅」,葉片呈卵形至橢圓形,花呈漏斗狀,常見於低海拔地區,全株皆具毒性。花中成分含有能導致肌肉鬆弛、抑制汗腺的麻醉作用,誤食後恐引發口乾舌燥、心悸頭暈、幻覺、肌肉麻痹等症狀。
衛生局提醒,野外植物外觀常難以辨識,民衆不應隨意採食不明植物,以免中毒。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