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3婦茶醉 疑誤食曼陀羅
臺東縣衛生局人員(右)7日會同中毒案當事婦人(左)採集葉片樣本,後續將送交食藥署檢驗,以釐清確切品種。(臺東縣衛生局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曾被視爲養生草藥的「南非葉」外型與多種植物相似,誤食或過量恐有害健康。臺東3名婦人6日自述生食南非葉葉片後,再飲紅烏龍茶,隨即頭暈目眩送醫,診斷爲疑抗乙醯膽鹼中毒,當事婦人堅稱是「茶醉」所致。臺東縣衛生局初步調查,傾向婦人誤食全株含毒的「曼陀羅」,並於7日完成相關檢體採集送檢,待食藥署釐清。
租住於卑南鄉知本的林姓婦人與來自高雄的黃姓姊妹,過去皆曾食用南非葉養生。當日上午3人相約至白玉瀑布踏青,途中發現疑爲南非葉的植物,各自食用1葉片,午間在茶藝館飲用紅烏龍茶後不久,陸續感到頭暈不適,症狀加劇後緊急送醫,院方初步診斷疑似爲抗乙醯膽鹼中毒,經治療後均已出院。
衛生局人員第一時間分赴茶館與醫院調查,並採集紅烏龍茶包及茶湯檢體。由於相同茶品同時提供給其他2桌顧客,卻未見異狀,因此傾向排除茶葉疑慮,較可能與野菜有關。
昨上午衛生局人員會同林婦前往採集相關葉片樣本,將與茶品一併送至食藥署檢驗,檢驗時間約7天。不過,林婦當場駁斥「誤食野菜中毒」說法,強調暈眩是在飲茶後出現,堅稱是「茶醉」。
盧姓農民指出,南非葉早年曾被視爲抗癌藥草,但葉片口感苦澀,外型與有毒性的曼陀羅相像,但因屬外來種,需以扦插繁殖,「大部分都是自家栽種,野外不會有野生的。」
衛生局食品藥政科長卓金津表示,經專家檢視葉片照片後,初步判定爲「曼陀羅」,確切品種仍需待後續DNA鑑定釐清。不過,無論是曼陀羅或南非葉皆含生物鹼,屬具毒性植物,呼籲民衆勿隨意採食不明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