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3婦中毒案謎底揭曉 誤將「大花曼陀羅」當野菜食用

▲檢測結果出爐,民衆誤將「大花曼陀羅」當野菜食用。(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臺東報導

臺東縣卑南鄉一間茶藝館日前傳出三名民衆疑似食品中毒事件,經衛生局採樣送驗,食藥署17日公佈速報結果,確認民衆誤食的「南非葉野菜」其實是有毒的「大花曼陀羅」(Brugmansia suaveolens),至於茶藝館提供的紅烏龍茶包則檢測均爲「未檢出」農藥殘留。縣衛生局呼籲,臺東自然生態多樣,但並非所有野生植物皆可食用,民衆切勿因誤認而隨意採摘入口。

臺東縣衛生局指出,三名患者在前往知本白玉瀑布遊玩返程途中,於停車場旁自行採摘並食用疑似「南非葉」的植物,每人各生食一片後,再至茶藝館飲用紅烏龍茶,半小時內陸續出現頭暈、意識模糊與思緒跳躍等神經症狀,隨即送醫救治。事後其中一名患者陪同衛生局人員回到採摘地點確認樣本,經送交食藥署鑑別,確定爲「大花曼陀羅」。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防治食品中毒專區」資料,大花曼陀羅又稱白花曼陀羅、洋金花或風茄兒,是多年生草本灌木,常見於低海拔地區,春夏開白色漏斗狀花。該植物全株有毒,其成分具肌肉鬆弛與麻醉作用,誤食後可能出現口乾舌燥、心悸、幻覺、嗜睡、肌肉麻痹甚至昏迷等症狀。

衛生局強調,臺東自然環境雖資源豐富,但野生動植物並非皆適合食用,提醒民衆戶外踏青時務必謹慎,避免隨意摘取不明植物,以免釀成中毒危險。

衛生局長孫國平也再次提醒大衆,預防食品中毒應遵守「五要二不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不要生飲山泉水、不要食用不明動植物。若有任何食品安全疑慮,民衆可撥打食安專線089-331172洽詢臺東縣衛生局食品藥政科。

▲檢測結果出爐,民衆誤將「大花曼陀羅」當野菜食用。(圖/記者楊晨東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