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兒醫主治醫師8月起「值夜班」 院長:指導年輕醫師維護醫療品質

國內兒科醫療人才流失,臺大兒童醫院8月起,要求主治醫師也需要值夜班。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兒科醫療人才流失,臺大兒童醫院8月起,要求主治醫師也需要值夜班。臺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表示,該院主治醫師「不是值班,而是至第一線教學」,8月份新進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醫學生,對兒科還不夠了解,爲維持照顧品質與過去相同,每天晚上5至12時,由主治醫師協助指導學生,處理緊急病況。

李旺祚表示,我國花費在兒童醫療費用,比日本、韓等林家低廉,臺大兒科在院內各科別營收排名中,其實排行不差,都在前5成,透過主治醫師指導第一線醫師,最重要的目標是提升兒童醫療照護。目前PGY學生只有第1年會到小兒科學習1個月,第2年開始就不會至小兒科,若政府有意改善兒童醫療現況,建議明年起讓第2年PGY醫師也到兒科實習1個月,增加對兒童醫療理解。

臺大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安表示,臺大醫院已是各大醫院中,主治醫師最晚下來值班的醫院,各大醫院都遇到類似狀況,兒科住院醫師缺人,各兒童次專科自然沒有新血加入,工作叫類、半夜常需返回醫院的臺大兒心科,今年一位住院醫師都沒分到,但其他次專科如腸胃科等,也有類似情況,「這只是反映多年來兒科醫師人數減少現況。」

醫師訓練是先完成兒科訓練3年,最後2年接受次專科訓練。今年升上PGY第三年醫學師,選擇臺大兒科者只有4人。陳俊安表示,兒科共有10多個次專科,自然許多次專科PGY人數掛零;兒科病人數減少,在各醫院當然是弱勢,基於經營角度,兒科難爲醫院賺錢,醫院自然投入較少資源,若增加投入其他科別也會有意見,健保資源分配也是類似狀況。

陳俊安表示,兒科新血缺乏是迫切危機,孩子健康是國家重要國力參考,兒科醫師持續缺人,對臺灣未來是很大影響,且即使政府不願承認、一般民衆不易發現,但兒童醫療品質一定會因此下降,盼各界重視這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