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受虐兒童 臺東洪華希醫師獲兒童醫療貢獻獎

▲洪華希醫師獲兒童醫療貢獻獎。(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3月29日,臺東馬偕醫院兒科醫師洪華希與3歲的小病人捷弟一同出席由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主辦的《第十一屆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頒獎典禮。洪醫師因在兒少保護領域的貢獻,包含製作兒虐辨識卡、兒童版驗傷診斷書,推廣兒虐辨識機制,並透過教育訓練與線上諮詢平臺降低兒虐案件的黑數,獲得評審團一致肯定,榮獲「兒科新銳獎」。洪醫師感謝馬偕醫院的專業養成,並特別緻謝臺東馬偕兒少保護團隊,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仍能透過跨領域協作完成任務。這是繼112年獲得衛生福利部「第九屆紫絲帶新銳獎」後,再次獲得高度肯定。

臺東馬偕兒科洪華希醫師深知,臺東兒少保護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懷抱使命感,從建置系統到落實保護機制,讓臺東地區不僅建立自己的兒少安全網絡,更推動創新做法,使受虐兒童能及時獲得保護與協助。他觀察到,長期以來臺東縣內重大兒虐案件的驗傷與評估,主要依賴外縣市醫院支援。然而,地理限制與疫情期間跨院協作的不便,突顯建立在地兒少保護資源的迫切性。自111年起,洪醫師積極爭取並承接衛生福利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劃」,成立跨單位兒少保護團隊,成爲臺東兒少保護的重要推手。

自臺東馬偕兒少保護中心成立以來,該團隊積極整合在地資源,強化與社政單位的合作,確保兒虐個案能獲得適切的醫療與保護機制,並提升臺東醫療院所在兒少保護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敏感度。中心提供包括驗傷、心理創傷復原、親職教育、個案訪視與教育訓練等服務,並首創線上驗傷諮詢機制。洪醫師指出,兒少驗傷需要專業醫療介入,透過分析傷勢分佈、新舊傷痕、特殊形狀等,結合社政與警政單位的調查與證據,才能判斷孩童傷勢是否符合家長的說詞。爲提升兒少保護效能,他推動將成人版驗傷診斷書改爲兒童版,使受虐兒童的傷勢描述更清楚易懂,協助社政與警政單位迅速啓動保護機制,確保孩子安全。

過去兩年,臺東馬偕醫院已經處理超過30件兒虐案件,成功協助受虐兒童重獲健康與希望。洪醫師期盼臺東馬偕兒少保護中心能持續發揮影響力,成爲受虐兒童的堅實後盾,爲他們提供安全與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