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強升衝擊壽險業 蔡宏圖、蔡明忠說話了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右)昨表示,臺幣波動僅造成短期避險費用增加;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左)則說,希望這對壽險業的傷害「只是這麼一拳」。記者黃義書、林俊良/攝影

臺幣匯率大幅升值,市場關切對壽險公司財務的衝擊,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昨雙雙對匯率問題發表看法。蔡宏圖說,雖然升值造成壽險公司的避險費用增加,但中長期來看沒有問題;蔡明忠則說,升值已減緩,希望這次對壽險業的傷害「就是這麼一拳」。

蔡宏圖和蔡明忠是堂兄弟,蔡家在國內的金融版圖各據一方,其中霖園集團以國泰金控爲核心事業,由蔡宏圖主導,富邦集團的金融核心事業爲富邦金控,富邦集團由蔡明忠掌舵、金控董事長則是弟弟蔡明興。蔡宏圖、蔡明忠昨天大方分享臺幣升值對壽險業影響的看法。

蔡宏圖在出席臺大「企業法制創新研究中心」開幕典禮暨國際論壇會前指出,國泰人壽一向有固定執行匯率避險,並會每月持續調整部位,另外也有準備金機制,可透過會計處理方式,降低市場劇烈變動對財報帶來的短期衝擊。他說,截至四月底,國壽淨值比約百分之八、資本適足率(RBC)超過百分之三百,整體財務結構穩健,短期匯率波動可控。

蔡宏圖指出,壽險業長期以來都有避險,只是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加上臺幣五月初強升讓避險費用提高,進出口商有營運疑慮都帶動股市波動。臺幣兌美元匯率過去十多年都在廿七點五元至卅三元之間,這次範圍也沒超過,雖然短期的避險費用增加,但中長期來看沒有問題。此外,目前匯價仍在合理區間,不需過度解讀中短期波動。

蔡明忠則在出席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國際論壇會後受訪指出,臺幣匯率升值,在避險、換匯交易會增加很多,當然會給金融業更多手續費收入,形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整個金融動盪卻是對金融市場不好的,金融業最怕長期不穩定,其他產業也需要穩定的匯率環境。

他表示,臺幣升值對壽險業的衝擊是必然的,並希望這次升值「對壽險業的傷害就是這麼一拳」。

蔡明忠說,臺灣的外匯準備金制度就是爲了讓壽險業在匯率變化時減少損失,但壽險業者面臨較大的風險,在於業者的資產與負債的存續期間錯配問題,由於業者持有的美元資產是長期的,短期的匯率影響應是暫時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