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圖:新臺幣強升 短期避險費用增 對國壽有信心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表示,新臺幣強升「只是一時」,中長期沒問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蔡宏圖談話重點
新臺幣5月初強勢升值,市場擔憂對壽險業淨值造成嚴重衝擊,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12日表示,新臺幣匯率長期以來介於27.5元~33元之間,這次波動也在這個範圍內,「匯率波動只是一時的,中長期來看應該是沒問題」,國泰人壽的淨值比和資本適足率(RBC)都在法定標準之上。
新臺幣5月2日和5日連續二日暴衝,一週內飆升2元,對滿手國外投資的壽險業,恐嚴重衝擊淨值比與資本適足率,甚至造成帳面虧損。根據金管會保險局資料,3月底壽險業帳面認列的國外投資(含國際板債券及外幣保單)高達23兆2,807億元,佔總投資金額的70.2%。
蔡宏圖12日出席臺灣大學企業法治創新研究中心開幕典禮暨國際論壇,針對新臺幣升值對壽險業的影響,他指出,新臺幣匯率長久以來都是波動的,只是波動的幅度和時間的差別,過去至今壽險業因爲國內沒有足夠的投資對象,所以很多都是投資在國外而有避險需求,長期以來壽險公司都有做傳統避險和替代避險,這次是因關稅問題引起市場恐慌,導致5月初短短數日內新臺幣升值2元,造成避險費用較高。
蔡宏圖說,其實經過匯率波動度高的那幾天後,現在又重回30元左右,且已平穩很多天,顯示市場波動只是一時的,反觀壽險資金運用是長期的,中長期來看應該沒問題。
市場傳言,壽險業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因新臺幣升值而大幅縮水。蔡宏圖強調,每家壽險的避險費用當然都會增加,但國壽淨值比還有8%,RBC也都還有300%以上,「避險是每個月都在做的事情,避險費用隨時在波動」,還有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可做會計上的處理,經過避險和外準金衝抵操作範圍內,目前爲止都還可以。
針對川普關稅政策對臺灣景氣的影響,蔡宏圖認爲,川普的政策不是針對臺灣,主要是爲了美國,且影響範圍遍及全球各國,但實際談判會產生什麼結論還需要觀察,目前第一個達成協議的是英國,未來貿易談判情形還要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