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抽驗20件進口豬肉 均未檢出「萊克多巴胺」
▲北市衛生局抽驗進口豬肉均符合規定。(示意圖/CFP)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臺北市衛生局爲強化市售豬肉安全監測,於5月6日即啓動「進口豬肉抽驗專案」,針對轄內超市、量販店及餐飲業等販售通路進行抽驗,共檢驗20件進口豬肉產品,檢驗乙型受體素21項(含萊克多巴胺),今天公佈檢驗結果「均未檢出」,皆符合規定。
衛福部食藥署4月29日及5月5日公佈3批自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0.001、0.002及0.003 ppm),雖均未超過我國法定限量標準(0.01 ppm),北市衛生局隨即啓動「進口豬肉抽驗專案」,今天公佈20件抽驗肉品均未檢出萊克多巴胺或其他乙型受體素。
臺北市衛生局強調,進口豬肉之安全首重邊境源頭管理,衛生局亦持續落實後市場品質監測及原產地標示查覈,並依風險管理原則滾動調整抽驗策略,倘查有產品不符規定、未標示或標示不實情形,將從嚴處辦,絕不寬貸。
衛生局指出,若檢出不符動物用藥殘留標準,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可處6萬至2億元罰鍰;若產品未依規定標示,包裝食品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散裝食品違反同法第25條,可處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若原產地標示不實,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8條第1項,可處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
臺北市衛生局呼籲食品業者應善盡食安把關責任,確保供應豬肉產品符合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並依規定標示可食部位之原料原產地,以維護消費者知情權與健康安全,共同打造安心消費環境。
本次抽驗結果已公開於「臺北市食材登錄平臺進口豬肉專區」之「肉品稽查抽驗專區」。消費者若有食品安全疑慮,歡迎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撥 02-27208889轉7079)或上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