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期狼醫仍在 跨縣執業查不到
生活熱門
衛福部「狼醫查詢平臺」近期上路,最新資料顯示,全臺有6名醫師、1名醫事放射人員,合計「7匹狼」經司法判決確定。醫改會直言,揭露內容嚴重不足,刑事訴訟案可能耗時多年,這段時間狼醫仍可繼續與病人互動,甚至有人仍在擔任要職,改名後仍然活躍。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狼醫查詢平臺」僅揭露2023年以後性平判決確定的案件,絕對不足以保障病人安全。在那之前臺北洪姓狼醫在診間假借指示護理師修改醫令,多次強制猥褻,明知對方明確拒絕仍持續行爲,2020年判決確定,2021年遭懲戒,現仍在任要職。醫療性暴力事件常涉及權力、權勢壓力,受害人很難提告,且根據性質、複雜度,這些案件可能耗時多年,這段時間,狼醫仍可持續跟對方互動。
林雅惠進一步指出,改名、跨縣執業的狼醫,仍難以得知。例如2020年,新北陳姓狼醫在診間誘導病患發生關係,事後改名,2022年遭懲戒,如今不僅跨縣市執業,還擔任主管職;高雄曾姓狼醫趁診療機會取得病患聯絡資訊,進行性騷擾,今年遭懲戒停業2個月,如今仍在執業。我國律師查詢系統早已提供執業狀態、註冊號碼、執業單位、聯絡方式、過往懲戒紀錄等。在我國判決與懲戒確定的名單屬政府應公開資訊,可先做爲資訊揭露的第一步。
判決不是唯一一個認定有無違反醫療倫理的方式,林雅惠表示,近年懲戒的相關事件,如長期盜刷健保卡或虛報費用、僞造或竄改病歷、違法聘僱密醫等行爲,不僅違法,更侵蝕醫病信任與醫療品質,既然有懲戒決議,也應揭露,強化民衆辨識與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