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ive推出第二代RISC-V AI IP 以向量處理技術優勢對應邊緣到資料中心的AI運算需求

隨着生成式AI與邊緣運算需求持續攀升,RISC-V技術業者SiFive在美國聖克拉拉正式發表第二代Intelligence系列IP,一口氣帶來五款產品,鎖定從深度嵌入式邊緣裝置到資料中心的多元AI應用。

此次更新包含兩款全新設計的X160 Gen 2與X180 Gen 2,另外也包含升級版X280 Gen 2、X390 Gen 2,以及XM Gen 2,全面強化標量、向量處理能力,並且首次將矩陣運算引入XM系列,針對現代AI工作負載最佳化。

SiFive指出,X160與X180是針對遠端計算與物聯網應用進行微型化設計,在極小面積與低功耗條件下提供更高效能,讓智慧汽車、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邊緣裝置能以更低成本導入AI功能。而X280、X390,以及具備矩陣引擎的XM,則鎖定高階AI運算場景,可橫跨從窄向量到大規模矩陣運算,提供客戶靈活的配置選擇。

SiFive執行長Patrick Little表示,AI正在推動RISC-V邁向下一個發展時代,目前已有兩家美國一線半導體公司率先採用X100系列方案,同時也強調第二代Intelligence IP不僅提升性能,更提供更多可配置性,協助客戶縮短設計週期與產品上市時間。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Deloitte)預測,AI工作負載在各種運算環境中將持續成長20%以上,其中邊緣AI計算更將成長近80%。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創辦人Pat Moorhead則指出,SiFive正好切入需要高效率與靈活性的邊緣AI市場,新一代產品能夠對應實際客戶痛點,並且以獨特的性能與功耗平衡策略提供可靠解決方案。

SiFive強調其向量處理技術優勢,能同時處理多筆資料,降低指令開銷與能耗。相比傳統純標量CPU,向量處理器能在更小面積內、更快運行AI模型,成爲邊緣應用的理想選擇。此外,所有X系列IP均可作爲加速器控制單元 (ACU),搭配專用介面 (SSCI、VCIX)控制外部加速器,協助客戶簡化軟體堆疊,並且專注於系統層級創新。

目前五款產品已經開放授權,首款應用晶片預計會在2026年第二季問世。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