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近民宅 環團憂爆炸風險
臺電有意在基隆協和電廠鄰近的外木山海岸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臺電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臺電推動中的燃氣機組計劃及裝置容量
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爆炸起火事件,天然氣設施安全性備受質疑,環團指出,去年起我國燃氣設施大擴張,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四接)、中火二期燃氣開發案陸續通過環評,未來海岸線密集設置燃氣設施,可能帶來的公安危機不容輕忽,尤其四接距離最近民宅僅400公尺,萬一發生事故,將威脅民衆生命安全,呼籲燃氣大擴張政策應有所節制,致力開發較安全的再生能源。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說明,內政部消防署《搶救瓦斯災害安全指導原則》明訂儲槽陷於火場,周圍1600公尺區域應進行隔離及疏散,然距離民宅更近、距離海軍威海營區僅1400公尺的四接,卻未在環評會實質討論城市安全與國防安全問題,無異於爲國土安全埋下不定時炸彈。
他強調,四接未來一旦發生事故,不僅電網崩潰,更將對基隆市民的生命安全與國防前線造成難以估計的毀滅性打擊,這次事故必須被視爲對四接的嚴厲警告。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直言,面對外界質疑四接安全問題,臺電總以「LNG極低溫不會自燃或爆炸」迴應,然本次事故證明燃氣設施確有爆炸風險,若臺電無法確保居民及營區安全,就不應開發四接,盼政府全面檢討燃氣設施的事故風險,並以節能、能源管理、再生能源等較核能、火力更安全方式,作爲替代方案。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則表示,去年光速通過環評中火二期燃氣開發案,將增設4座天然氣儲槽,現在興達電廠只因一條天然氣管線泄漏就釀成爆炸大火,可想見臺灣未來從北到南海岸線上密集設置的天然氣電廠、接收站、管線和儲槽等燃氣設施,可能帶來從點到面的國土公安危機,豈能輕忽,燃氣大擴張政策能否有所節制。
中火1號燃氣機組已進入試車階段。臺中市「爭好氣」發起人許心欣表示,過去環評審查時,臺電強調燃氣儲存安全,但興達事件顯示實際操作可能與環評承諾不同,也讓人擔心燃氣管線的泄漏及爆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