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環評 環團批幫臺電開綠燈
環境部將在26日舉辦四接環評大會,僅抽出20位民衆進場發言,環團痛批環境部爲臺電開綠燈。圖爲環評初審會議。(本報資料照片)
四接到底要不要開發,1月下旬罕見由環委投票決定送到環評大會討論,經臺電火速補件環評資料,環境部確定在26日舉辦環評大會,但因初審發言民衆過多,整案耗費近9小時討論,環評大會僅抽出20位民衆進場發言。環團痛批,環境部明知該案爭議重重,仍爲臺電開綠燈加速排審,還限制公民參與,簡直是開環評倒車、經濟部小弟。
環境部上月審查四接案,經歷超過半天民衆發言,以及正反推派專家學者討論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議題,由主席、環境部次長葉俊宏裁示投票表決初審結論,最終決定將環評通過及建議不同意開發2案並陳大會討論,而臺電在4月30日前補件完畢,將擇期舉辦環評大會再審。
環境部昨發出開會通知,預計在26日舉辦全天環評大會審查四接案,但僅允許中籤的20人能進場發言。環境部屆時將在大會現場發放抽籤券予登記發言民衆,並於早上9時30分抽出20人進場發言,未中籤者可在當天上午10時30分前將書面意見提供給環境部會議人員,將現場予環委參考。
臺電對20人上限表示「尊重」,認爲重點不在人數,而是發言能否顧及各方平衡,不偏重一方,讓正反雙方都可以發言,這比較重要。因爲過去常發生反方代表霸佔發言權,這就比較不好。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則批評,環境部的作法變相鼓勵雙方動員增加中籤率,完全是「開環評倒車」,也質疑開會通知不足7天疑似違反規定,令人覺得大會只是「走個形式過場」,要求環境部延期舉辦,並要求經濟部即刻進行「政策環評」迴應社會質疑。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指出,四接案諸多爭議例如基隆港航安、空污碳排總量等,初審時環委僅被動聽取意見,過程中完全沒有實質審查,且環境部完全無視基隆市長謝國樑要求臺電應先取得市府同意才能排審,仍強送大會。
對26日登場的環評大會,甚至限縮公民參與,王醒之批無異於爲臺電開綠燈、幫忙踩油門,終究還是讓臺灣社會見證「環境部就是經濟部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