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龍頭天山股份Q1罕見減收卻增利,歸母淨利潤回暖22%,存續債50億|債市財報觀察
財聯社4月24日訊(編輯 李響)昨日晚間,水泥行業龍頭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山股份,000788.SZ)發佈了今年一季度財報,受行業產能結構性影響,整體亮點有限。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1-3月,公司外銷水泥熟料3770萬噸,銷售商品混凝土1389萬方,外銷骨料204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水泥熟料降幅較大,達到15.38%,商品混凝土和骨料相對持平。
公司表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水泥產量3.31億噸,同比下降1.4%,降幅較1-2月收窄4.3個百分點,水泥銷售價格同比出現上升,公司通過“價格修復+成本優化”的雙向發力,致銷售單價同比小幅提升,疊加燃料成本下降帶來的生產端改善,公司經營效益修復進度較慢。
反映到財報上,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9.4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64%。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上年同期下降56.39%,不過相較去年年報歸母淨利潤下滑130%,其一季報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上升22.33%至-14.94億元,這也成爲公司近4年首次減收增利的一季報亮點。
公開資料顯示,天山股份主營水泥、商混、骨料的製造與銷售,其中水泥營收佔比最大超過60%,是央企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評級AAA。目前其存量債券3只,共計50億元,其中20億元將於1年內到期。
聯合資信在評級報告中指出,水泥行業有較爲明顯的週期屬性。目前水泥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矛盾依然突出,儘管原材料煤炭的採購價格同比下降使得公司成本端壓力減小,但天山股份面臨產品產能利用率較低的問題仍較大,壓縮了其盈利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水泥價格的走勢仍然依賴供給側管控力度,若行業自律停產及政策指導錯峰停產能夠繼續嚴格實施及執行,超產及低能效水泥產能按政策要求退出,水泥價格或將繼續修復,“不過區域會有所分化,自律及錯峰停產實施力度較大的區域,水泥價格修復更加明顯。但從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狀態未實質改變的情況下,短期內水泥價格或尚不具備持續增長條件”,業內人士指出。
鑑於水泥行業的供需結構問題,公司在一季報中也表示,公司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持續深化三精管理,推進精益生產,全力降本控費,推動優化升級、節能減排、數智化轉型及黨建等各項工作。
從公司償債能力水平來看,公司目前有息債務繼續攀升至1226.7億元,有息負債率已升至41.84%,其中短債佔比提升明顯,EBIT保障倍數爲-0.93倍,資產負債率爲66.57%。
截至今日收盤,天山股份下跌7.56%至5.01元,逼近年內低點,總市值爲356億元。
(財聯社 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