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法令僵化 坪林發展陷瓶頸
新北市坪林地區長期受限翡翠水庫集水區嚴格建管與土管規定,開發空間受限。(新北市政府提供/高鈞麟新北傳真)
新北市坪林地區長期因翡翠水庫集水區嚴格建管與土管規定,開發空間受限。議員陳永福日前質詢時建議,中央應授權地方,制定因地制宜的在地專法,促進地方發展,並建立「3個月檢討一次翡翠水庫集水區相關法令」的機制。新北市政府說,未來持續討論都市計劃及相關土地管制,加速主建物申請合法化,解決民衆居住及水質問題。
長年以來,新北市不論哪個政黨執政,翡翠水庫集水區的治理問題始終未解,造成當地居民及原住民無法安穩生活、生計受限、人口外移嚴重。
陳永福指出,目前翡翠水庫集水區適用一般水土保持與環保相關法規,無法反映當地特殊限制與地理環境。拿全國統一標準來套用實際狀況,根本不合時宜也不適用,法令與在地需求脫節,原住民被迫遷離家園,導致溫泉觀光、地方產業都被現行的法規限制。沒有因地制宜的法規支持,便無法發展地方特色、創造就業、留住年輕人。
陳永福表示,大部分茶農的製茶室與民宅緊鄰共構,一旦申請建物合法化,因建蔽率限制,經常必須面臨住宅或製茶室擇一拆除的困境,若要保留製茶功能,得另尋數公里外場地,極爲不便。雖然去年初已有些許的放寬限制,但因與實際生活情況仍有落差,對茶農的幫助仍相當有限。
陳說,若土地所有權人在建物周邊一定範圍內擁有其他土地,應一併納入法定空地計算建蔽率,讓原有住宅與製茶室得以合法共存,減少不必要的遷拆與分離作業。政策實施至今超過30年,中央需負起主責,定期檢討與適時的授權地方制定在地專法,建立「3個月檢討一次翡翠水庫集水區相關法令」的常設機制。
關於翡翠水庫集水區單行法,新北市政府表示,未來將持續討論都市計劃及相關土地管制,維護水土保持、杜絕濫墾濫伐、加速主建物申請合法化,解決民衆居住及水質問題。
新北市城鄉局長黃國峰表示,市府已公告放寬坡度檢討分析標準,並已召會討論農糧加工室及原有合法房屋合併建築得累計面積,另其他民衆陳情相關土管放寬,將納入後續通盤檢討審議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