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救了Google?生成式AI意外翻轉反壟斷案 法官點名這些新勢力

雖然Google仍壟斷搜尋市場,但GenAI產業競爭激烈、新進者衆多、資本大量涌入,未來有望成爲「改變遊戲規則的力量」,使Google躲過必須賣掉Chrome的最糟命運。路透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崛起,意外成爲Google反壟斷訴訟的重大轉折點。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法官梅塔(Amit Mehta)週二裁定,司法部(DOJ)無權要求Google出售估值高達千億美元的Chrome瀏覽器。Google去年已被判在搜尋市場構成非法壟斷,但未遭到最嚴厲的處罰。

根據裁定,Google今後不得再簽訂附帶付款或授權的獨家合約,並且必須與外界共享部分搜尋數據。梅塔在226頁的裁定書中指出,生成式AI的迅速崛起「改變了此案進程」。雖然Google仍壟斷搜尋市場,但GenAI產業競爭激烈、新進者衆多、資本大量涌入,未來有望成爲「改變遊戲規則的力量」。

換句話說,AI市場已變得舉足輕重,且競爭格局與Google主導的搜尋市場截然不同。

這份處分出爐,距梅塔去年裁定Google在網路搜尋市場構成非法壟斷,已將近一年。

Google與司法部週二皆在聲明裡提到AI的重要性。Google法規事務副總裁Lee-Anne Mulholland在部落格貼文表示,裁決承認AI帶來產業鉅變,人們有更多獲取資訊的方式,同時對被迫共享搜尋數據可能影響隱私感到擔憂。司法部則強調,此舉將「撬開」Google長期壟斷的搜尋市場,並防止壟斷模式延伸至AI領域。

生成式AI新創公司在裁定書中被多次提及。OpenAI的名字出現30次,Anthropic出現6次,Perplexity出現24次。Anthropic與Perplexity在本案起訴時尚未成立,卻已成爲市場重要競爭者。ChatGPT更被點名28次,顯示其對資訊搜尋習慣的深遠影響。

補救措施的討論還提到馬斯克的xAI,Meta、中國的DeepSeek,以及DuckDuckGo推出的Duck.ai等服務。文件指出,補救措施的核心不僅是保障一般搜尋引擎間的競爭,更在於確保Google在搜尋領域的優勢不會複製到生成式AI市場。

這場始於2020年的反壟斷訴訟,如今因AI鉅變而被重塑。對Google而言,雖然仍受限於數據共享與合約禁令,但免於拆分Chrome已是實質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