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喝太少、太多都傷腎 醫曝10大錯誤行爲:運動後狂灌也NG
醫師表示,適量喝水能幫助腎臟排出體內毒素,建議每天至少要喝8次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水分是維持人體運作的重要條件。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水喝太多、太少都可能傷腎,他整理出10大傷腎的錯誤喝水行爲,包括運動後狂灌水、迷信鹼性水等,排名第一的是「從小水喝太少完全無自覺」,這類人每天喝水量不到1000c.c.,常感冒、易三高、痛風、結石,有顆超齡的老腎臟,建議一般人白天至少要喝8次水。
洪永祥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水參與了人體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消化吸收、酸鹼平衡、廢物排泄等,而腎臟是人體的過濾器,掌握了水分的進出與平衡,但很多人卻因錯誤喝水習慣,傷害腎臟卻不自覺。以下爲他所整理的10大錯誤喝水習慣的傷腎排行榜。
這些人時而出現在腎臟科門診,每天喝水量不到1000c.c.,長期精神不佳、易感冒、三高、痛風、反覆泌尿道感染與結石,腎臟因缺水加速老化,腎絲球過濾率比同儕低,他們口渴時才找水喝,但口渴時,人的腎臟就已嚴重缺水了。
有些人擔心腎功能退化,每天過量喝水,長期下來卻可能導致腎臟過勞,短期沒感覺,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腎絲球硬化。
喝水公式是體重的3%~4%,例如60公斤者,一天喝1800到2400c.c,這些水包括食物、水果、飲料、湯汁等,若是有心衰竭、肺水腫、肝硬化、慢性腎衰竭等需限水者,就不能依上述公式喝水,大量喝會造成肺水腫,有生命危險。
有些人迷信氣泡水、礦泉水、海洋深層水、鹼性水,天天喝瓶裝水,這會增加吃進塑膠微粒、傷腎的風險,建議以過濾與煮沸過後自來水,爲飲用水的主要來源。
身體最缺水時間爲早上起牀時,這是因睡眠過程中,水分持續流失、導致血液濃縮,清晨時刻起牀口渴,也是清晨中風與心梗的原因,更會危害腎功能。
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可能加速腎功能惡化,造成慢性腎衰竭。
低溫環境會掩蓋口渴感覺,冬天或冷氣房內口渴感降低,很多人整天只喝一杯水,少喝水讓血液濃縮、黏稠度升高,讓腎臟過勞。
這會影響睡眠品質,一旦失眠就會導致腦下垂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無法濃縮尿液,導致夜間頻尿與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增加腎臟負擔。
以含糖或酸飲料、加工茶飲等取代水,會增加腎臟負擔與蛋白尿與代謝症候羣風險,尤其是湯常過油、太鹹,對腎臟危害更勝飲料。
運動後猛灌水,可能導致低鈉血癥,出現噁心、頭痛等情況,嚴重可能致命,補水時也要補鈉、鉀等電解質,可選擇低糖運動飲料或加入少許鹽的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