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正當時,如何引導孩子科學使用手機?
關注“在線學習”
獲取更多資訊!
暑期到來,當孩子擁有很多自由時間,手機再次成爲家庭矛盾的“導火索”。如何讓手機從“戰場”變爲“工具”。
暑期是孩子們休憩調整的寶貴時光,但也常常成爲家庭圍繞手機使用產生矛盾的集中期。如何將手機從潛在衝突點轉化爲有益的學習生活工具,成爲衆多家長關注的焦點。科學引導孩子使用手機,關鍵在於理解需求、建立規則、提升素養和豐富生活。
管理好手機,比單純禁止更重要
手機引發的親子衝突具有普遍性,核心誘因通常集中在超時使用、耽誤學習、禁止時段使用和溝通不暢。
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在智能時代,培養孩子有計劃、有目的地使用手機,遠比簡單禁止更爲重要。
手機管理不是‘堵’,而是‘疏’;不是單方面管控,而是全家協同。
從對抗到合作,建立平等信任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的情況,強制管控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實踐表明,尊重孩子的平等訴求是有效溝通的基礎。家長需要進行情緒的自我管理,同時轉變爲平等協商的姿態。
可以考慮與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手機使用公約》,明確使用時段(如:完成作業後可使用特定時長)和禁用時段(如:睡前1小時、用餐時間)並清晰獎懲規則(如:表現好可適當獎勵時長,超時則扣減次日時長)。
建立“家庭手機公約”的核心價值在於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同時也能有效減少衝突並助力將手機轉化爲工具。
在制定公約時,需要注意合理劃分使用時段、用豐富的線下活動替代對手機依賴以及家長以身作則。
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將手機作爲工具使用,例如用於規劃家庭活動、查找學習資料、創作數字作品(如製作旅行攻略、整理照片視頻)等,既滿足其自主需求,又提升實用技能。
行動的關鍵在於信任孩子,允許其在規則內使用手機完成必要任務(如線上作業、適度社交),避免因過度禁止影響其正常發展和社交。
補足數字素養,安全與充實並行
手機衝突表面是使用時長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數字素養的缺失,主要體現在:
1.自我管控能力不足:難以管理使用時間。
2.安全意識薄弱:易泄露個人信息、遭遇網絡風險。
3.工具利用能力欠缺:僅用於娛樂,不善用於學習與創造。
因此,家長的角色應從單純“管理者”轉變爲“數字素養引領者”。
針對暑期,建議家長進行“安全+充實”的雙軌策略。
築牢安全底線
教育孩子保護姓名、手機號、住址等敏感信息,不輕易透露。
關閉免密支付功能,不參與充值打賞。
遇到網絡欺凌或不良信息,及時保存證據並告知家長。
遇到網絡欺凌或不良信息,及時保存證據並告知家長。
豐富線下生活
精心規劃假期活動,如旅行、興趣班、運動、社會實踐等,拓寬視野,激發興趣。
創造與家人、朋友互動的線下社交機會。
規律生活,避免“假期綜合徵”,讓現實生活更具吸引力。
理解需求,提升數字核心能力
孩子沉迷手機,常源於其內心需求未被充分滿足。手機的即時反饋(如遊戲獎勵、點贊)與現實反饋的延遲形成對比,加上學業壓力、家庭氛圍等因素,可能將孩子推向虛擬世界。
家長應避免“只禁不管”、自身榜樣缺失(如自己過度使用)、忽視情感連接、缺乏替代方案(現實生活單調)等行爲誤區。
家長可與孩子共同探索,如一起研究課題、製作家庭數字影集、學習新工具等,在互動中提升能力、拉近親子關係。
引導孩子科學使用手機,是信息時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這要求家長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建立基於尊重與信任的規則,共同豐富現實生活體驗,並着力培養其必備的數字素養。家長更需以身作則,成爲孩子健康數字生活的合格引路人。
轉自丨人民教育微信公衆號
來源丨廣東教育微信公衆號(有修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