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蓄力正當時 大學揚帆自從容
暑假的主題,宜放鬆而不是放縱,宜未雨綢繆而非無腦虛度
靜下心來思考人生方向,在運動鍛鍊中野蠻體魄,在博覽羣書中豐富知識儲備,在行走中瞭解真實的中國,在動手實踐中增長才幹,都是開啓美好大學生活的正確方式
眼下,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部分考生已經知道錄取結果,憧憬着新的人生旅程。在長達兩個月的暑假裡,不少準大學生或選擇休閒娛樂、陪伴家人、與同學聚會,或選擇外出旅行、兼職打工,不一而足。無論哪一種,都無可厚非,畢竟經歷了高中三年的緊張學習,他們的確需要享受難得的自由時光。
但要知道,這個特殊節點的暑假也是自我總結與反思的關鍵期,有必要回望過往,規劃未來。此舉關係到大學生活能否過得有意義。因此,暑假的主題,宜放鬆而不是放縱,宜未雨綢繆而非無腦虛度。堅持規律作息,注意安全,避免熬夜,切忌沉迷網遊、短視頻,可以選擇一項或多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如跑步、游泳、籃球、騎行等,以健康的身體、飽滿的精力、樂觀的心態,迎接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
準大學生們還要意識到,大學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與基礎教育階段有着本質區別。在學習方式上,大學沒有了老師和家長的時刻監督,更強調自主學習,需要自己選課、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制訂學習計劃。學習內容也豐富多元,除了專業課程,還有各類選修課程、學術講座、社團活動等,要有更廣泛的知識儲備、更強的自我管理和及時糾錯能力。而提前瞭解學校的辦學歷史、教學方式、交流項目和師資水平等,其實非常有必要,有助於優質學習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大學還是開啓心性成長、發現自我的關鍵期,面臨着學業、社交、情緒管理等諸多任務與挑戰。準大學生們即將獨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對爲人處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早進行自我探索和心理建設,越早結合自我興趣規劃未來,越不容易陷入茫然無措的消極境地。所以,有必要沉下心來想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人,興趣長板是什麼,將來想要從事什麼職業,希望在哪裡工作,和什麼樣的人一起工作,等等。這些問題一旦有了答案,大學四年的努力方向也便愈加清晰。
如果始終對自己和未來職業認識不清,不妨通過閱讀一些心理學經典和人物傳記類書籍來輔助思考。比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能幫助準大學生們更好地瞭解自我心理狀態和情緒管理;《自卑與超越》有助於認識自卑心理並尋求超越的方法;《錢學森傳》《蘇東坡傳》《史蒂夫·喬布斯傳》等書籍有助於找到人生榜樣,從傑出人物的成長經歷中汲取勇氣與力量。
在身心建設之外,準大學生們也可以利用暑假提前瞭解所學專業的相關知識和學習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力方面的訓練。網絡搜索、閱讀專業書籍、向學長學姐請教等方式,都能對所學專業有一個初步認識,構建起專業知識的框架。比如,對於新聞學專業的準大學生們來說,可以提前翻閱《輿論》《中國的西北角》《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等經典書籍,瞭解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基本概念、理論和發展脈絡;或者自學視頻剪輯等課程,以便入學後快速適應專業課程學習,甚至有機會在社會實踐方面嶄露頭角。如果學有餘力,不妨找來人工智能方面的經典書籍,嘗試將其與所學專業深度結合。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見識,社會實踐是瞭解社會、鍛鍊能力、精進自我的重要途徑。準大學生們不妨多利用暑假主動參與社會活動。如參加社區志願者服務,爲社區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提升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也可以選擇一份兼職工作,體驗職場生活,在賺取人生第一桶金的同時,積累寶貴的工作經驗。若有機會參與某個科研項目或學術活動,最好不要拒絕,而是深入參與,及早打下一定的學術根基。
暑假時光彌足珍貴,其核心意義在於爲人生新階段蓄力。準大學生們靜下心來思考人生方向,在運動鍛鍊中野蠻體魄,在博覽羣書中豐富知識儲備,在行走中瞭解真實的中國,在動手實踐中增長才幹,都是開啓美好大學生活的正確方式。在此過程中,也能更真切地瞭解自己,進一步錨定人生目標。待踏入大學校園後,便能有的放矢,不負青春韶華,書寫精彩人生篇章。
(作者系渤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04日 第02版
作者:張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