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解急診 衛福部祭3策略2方向 急診醫學會:執行困難

急診壅塞程度前所未有,衛福部昨天緊急邀請醫學中心、急診醫學會開會討論因應之道,決議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及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記者潘俊宏/攝影

多家媒體揭露醫學中心急診壅塞與加護病房滿牀的醫療危機,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一早要求衛福部提專案報告。衛福部昨天第三度召開應變會議,公佈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及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醫界對此悲觀看待,認爲因應策略倡議許久,但執行困難。

春節前開始出現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於二月八日、十三日及昨日陸續召開三場會議,擬定三大短期因應策略,分別爲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牀調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強化民衆分級就醫資訊。兩大中長程改革方向爲強化護理人力整備及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研議健保調整給付。

部長呼籲民衆分級醫療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目前急診平均每日來診量約二萬五千人次,高於去年平均一萬八千人次。次長林靜儀指出,急診壅塞狀況以醫學中心爲主,各醫學中心待牀中位數平均爲五十五至六十五人,特定幾家醫療院所則持續超過一百名急診患者等待病牀。由於七成以上急診患者不是急迫個案,地區和區域醫院待牀狀況沒那麼嚴重,希望民衆落實分級醫療。

針對中長期護理人力短缺問題,邱泰源指出,自去年三月一日起公告實施醫院三班護病比制度,依行政院覈定護理人力十二項策略計劃獎勵,今年編列公務預算約六十六點八五億元,積極留任醫院護理人力。

醫界盼政府再挹注資源

對於衛福部因應策略,急診醫學會秘書長李智晃表示,三大短期因應策略倡議許久,但執行有其困難,導致執行多年沒什麼效果。

李智晃說,目前期待強化護理人力及健保調整給付,期望政府挹注更多資源,健保署儘速修正支付標準,讓政策得以落實。

病人寧躺大醫院不離開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衛福部希望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牀調度,但醫院各專科病牀、照顧人力均有固定配置。另外要求醫學中心將病人下轉至區域醫院,但不少民衆有赴大醫院看名醫的迷思,「病人寧願躺在臺大醫院、新光醫院的急診走廊,也不願意離開」,政府有必要擬定強制措施。

流感季腹瀉及重症暴量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本次流感季,腹瀉及重症等併發症狀就診人數及確定病例衆多,數量爲過去九年的數倍之多,卓榮泰特別感謝第一線醫護人員辛勞,並請衛福部對外說明政府的因應及整備情形。

衛福部於會中表示,將持續協助醫院進行醫護人力、病牀調整及轉診分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