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塞爆有解了?衛福部拍板年砸30億 3大方向調升給付
衛福部健保署今天邀集急診團體開會,歷經3小時討論,拍板三大方向,將提升急診診察費和護理費、ICU病房給付,以及全面提高病房護理費。圖爲衛福部臺北醫院急診室狀況。(郭吉銓攝)
醫院急診壅塞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點燃醫護人員怒火。衛福部健保署今天邀集急診團體開會,歷經3小時討論,拍板三大方向,將提升急診診察費和護理費、ICU病房給付,以及全面提高病房護理費,預計每年增加挹注至少30億元,最快今年5月實施。
健保署今天邀集急診醫學會、急診管理學會、外傷醫學會、臺灣醫院學會、臺灣外傷醫學會等專家團體,會議長達3小時。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目前看到急診壅塞已經慢慢緩解,但爲了長期的問題,還是必須做出一些策略,以因應未來的狀況。
第一項共識是全面提高急診的診察費和護理費。石崇良說明,過去急診比照門診,診察費內包含護理費,現在將獨立出來,並且適度增加;急診留觀牀,過去只有護理費,沒有醫師診察費,導致有時候各科醫師協助照顧卻沒有給付,現在也會獨立出來,而護理費也會予以調整;另外急診重大外傷的支付標準也會調整。
第二項共識是調整加護病房(ICU)給付,鼓勵分流收治,預計每年投入5.8億元。石崇良表示,過去是依照醫院層級給付,但全臺50多家重度急救責任醫院有50多家,並非全部都是醫學中心,將全面比照醫學中心給付;70多家中度急救責任醫院,其中有部分是地區醫院,將全數比照區域醫院給付。
第三是調升病房護理費,留任人才避免關牀,預計未來4年投入100億元,也就是每年25億元,包括一般病房、ICU病房、呼吸病房、燒傷病房等。石崇良說,這三項支付標準調整,預計3月中旬經個別醫院總額協商會議討論,3月下旬再送健保共擬會議通過,4月預告,最快5月上路。
另外,石崇良也提到,針對如何強化病房的利用效率,包括縮短平均住院天數、放寬在家住院的限制條件、門診打抗生素治療、住院手術改門診手術等模式,都將陸續討論規畫,希望下半年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