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有助減重的瘦瘦針,也可能有助大腸癌病友提高存活率。(圖/取自免費圖庫Shutterstock)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被稱爲「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有助大腸癌死亡率下降。復健科醫師王思恆在臉書分享一項最新瘦瘦針相關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使用後,5年死亡率僅1成5左右,未使用者則超過3成7,差距達1倍以上,引起各界關注。
王思恆分享,該研究在今年11月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Cancer Investigation》,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超過 6800名大腸癌患者,發現曾使用瘦瘦針的病人,5年死亡率僅15.5%,未使用者高達37.1%。
對病友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訊息,爲何瘦瘦針會與抗癌連結?研究者認爲,可能和體內「微環境」有關,因爲肥胖常伴隨全身慢性發炎與代謝壓力,而瘦瘦針本身便能改善相關問題,因此間接影響腫瘤生長環境。
此外,此研究顯示,這種效果在BMI超過35的患者身上更明顯,可能原因是該族羣原本的發炎及代謝壓力最高,藥物介入後,「體質逆轉」的幅度更大,方使死亡率呈現更明顯的差異。
不過,王思恆寫道,該研究爲觀察性設計,只能證明「關聯」,尚無法證實瘦瘦針能治癌,要確認因果關係,仍需更多臨牀試驗。
王思恆指出,目前最基本的癌症預防,仍是維持健康體重、改善飲食、規律生活,並依照建議進行大腸鏡檢查,不過對於那些努力控制飲食,卻仍苦於肥胖,甚至不幸罹癌的高風險族羣來說,這項最新發現已帶來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