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瘦針進化到瘦瘦丸 醫:最新口服藥可減重逾11%、價格更親民

▲最新研究證實口服的小分子瘦瘦丸有顯著減重效果,想瘦身但怕打瘦瘦針可望有新選擇。(圖/達志影像/corbis)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近年「瘦瘦針」掀起減重革命,但不少人仍在意2件事,也就是要打針、價格不低,希望能有效果好、可口服、不太貴的新選擇。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指出,今年11月才發表的大型臨牀試驗,證實口服的「瘦瘦丸」能在72周內使減重下降11.2%,效果顯著,且價格可能更親民,民衆心願有望成真。

蔡明劼在臉書分享,所謂瘦瘦丸是以GLP-1受體爲目標的小分子藥物,與目前常見的猛健樂、胰妥贊、周纖達等作用機制相同,最大差別是「不用打針」,這讓害怕針劑的族羣多了一個實用替代方案;目前市面上雖已有口服GLP-1藥物,但屬於大分子胜肽,製藥成本高,需空腹服用,效果也較一般,最新的瘦瘦丸則屬小分子藥物,結構簡單,所以價格可望更親民。

而根據今年11月發表於國際頂尖《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研究團隊用小分子瘦瘦丸進行大規模人體試驗,共納入3127位肥胖、無糖尿病的成人,每人皆搭配健康飲食及活動,試驗組每日服用不同劑量的瘦瘦丸(6、12、36毫克),對照組則服用安慰劑,療程共72周。

結果顯示,最高劑量組平均體重下降11.2%,顯著優於安慰劑的2.1%,且有54.6%減重逾10%,36%超過15%,18.4%達20%以上,同時腰圍、收縮壓、三酸甘油脂及壞膽固醇皆明顯下降,代表不僅變瘦,也朝代謝更健康的方向前進。

至於副作用,主要爲腸胃不適如噁心、腹脹與排便改變,多屬輕至中度,停藥率則約5%至10%,略高於安慰劑,但沒有嚴重不良反應。整體而言,安全性和現行瘦瘦針相近。

蔡明劼指出,肥胖成因並非單純吃太多、動太少,而是牽涉荷爾蒙、食慾中樞與腸道菌相的慢性疾病,若治療方式能更方便、有效且可長期使用,將可望協助更多人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