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景區人滿爲患 但旅店業賺不到年輕人的錢
今年十一假期,旅店業賺不到年輕人的錢。(示意圖,藍孝威攝)
據《勁旅網》公衆號報導,大陸十一假期結束,國內飯店旅宿業卻哀鴻遍野。儘管旅遊業依然如火如荼,多家頭部景區白天照常人滿爲患,但是一到夜裡,不少旅店卻空空如也,入住率趕不上去年同期不說,就連平時都不如。
遊客都跑哪兒去了?答案十分詭異,他們都自己搭帳篷住了。
這幾天,一段武漢市內某條大街上突如其來且連綿不絕的年輕人搭建的帳篷長龍在社交媒體刷屏,由此讓「今年十一年輕人拋棄旅店轉而住進帳篷」的話題很快引爆輿論。儘管後來這一消息被闢謠,稱這只是大陸全國蜂擁而至的年輕人在徹夜排隊購買當地演唱會門票。
但是今年十一,旅店業的確被越來越多年輕人出遊搭建的帳篷幹翻到懷疑人生,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家三口人,除了一個晚上入住旅店之外,其餘時間都選擇在旅行途中的服務區或者露營地搭帳篷過夜。這位年輕的媽媽詳細展示了自己留宿的其中一個服務區的露營住宿環境:
緊鄰公路要道,背靠着一條河流,百米之外有廁所和取水處,周邊還有商店和餐廳,四周全都是和他們一樣自駕露營搭帳篷的同齡人。
由於自家孩子是女孩,所以旅行期間爲了保持清潔,她會帶着孩子隔一兩天在當日旅行結束後,找一家理髮店或者洗浴中心精心洗漱一番,期間趁空洗洗小件衣物。而孩子爸爸則連這點花銷都省了,直接在服務區接盆水就啥都解決了。
不用擔心安全,不用操心洗漱,白天四處瘋玩,晚上找地方扎帳篷休息,不僅心情大好,而且非常節省旅行預算。
這位媽媽細算過,十一期間隨便一個快捷旅店一晚上房價動輒幾百、上千元(人民幣,下同),選擇在服務區搭帳篷之後,這項開支立省90%。
有人怒斥這位年輕媽媽旅行住帳篷的行爲簡直是一種「流浪漢式旅行」,要是沒錢乾脆別出來旅行,何苦如此算計和造作?!
面對質疑,這位年輕媽媽卻不以爲意,她直言不是自己住不起旅店,只是住進帳篷更具性價比,這是全家都認可的一種旅行方式而已。
這位年輕媽媽的旅行住宿新理念得到大批年輕人的共鳴,後者紛紛曬出了自己假期旅行住帳篷的照片或者影音。
大家一邊分享彼此旅行途中露營住宿的經驗,一邊異口同聲對十一價格暴漲的旅店口誅筆伐,甚至聲稱未來住帳篷將會是自己主流的節假日住宿方式。
一時間,「被帳篷幹掉的旅店」竟然成爲社交媒體上一個廣爲流傳的網路熱梗。
不少旅店從業者做夢也沒想到,今年十一自己竟然被一頂年輕人的帳篷給幹翻了?!
作者思考,既然大家都在抱怨節假日旅店房價飆升太高,與其讓高價格把年輕人們嚇得住帳篷,爲什麼旅店不主動少漲點價,把他們再次吸引過來呢?
有位旅店從業者苦笑,這一現象背後的真相或許更爲複雜。
真正讓旅店業感到恐懼的是,年輕人並非單純因爲節假日漲價的問題拋棄旅店,而是因爲自身消費理念的改變而拋棄旅店。
這意味着年輕人選擇帳篷不是一時興起,未來他們或許還會選擇其他住宿方式,但不選擇旅店卻成爲一種共識,這纔是最可怕的。
那麼年輕人對旅店的消費理念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一直以來,旅店業對於年輕人的「消費降級」存在一個理解誤區。
在正常情況下,一位年輕人在旅行中會花300元~500元選擇一家快捷旅店入住。而在消費降級的背景下,旅店業認爲的年輕人消費降級,是將預算調整到200元~300元,然後選擇一家低價民宿或者小單體旅店入住。而事實上,這個年輕人期待的結果是,將預算調整到200元~300元,還能選擇一家品質等同於或者不亞於快捷旅店的飯店或者民宿。
也就是說,儘管消費預算的確下調了,但是年輕人並不希望住宿的品質降級。這纔是年輕人當下最真實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心態。
理論上來說,旅店業產品有一個從高到低的價格體系,不同供給滿足不同價位的不同需求。
當節假日期間,年輕人高度依賴的快捷旅店價格瘋狂飆升幾倍、十幾倍之後,沒問題,我住不起,那就退而求其次,選擇更便宜好住的就行。
這個時候問題出現了,年輕人發現自己根本沒得選。
快捷旅店之下,按道理會有一批小單體旅店或者民宿來承接這部分需求,但是年輕人們很快發現,這些旅店供給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
一部分小單體旅店及民宿向上升級爲品牌連鎖或者精品民宿,它們的價格等同甚至超過普通快捷旅店;另一部分小單體旅店及民宿繼續下沈,淪落爲低價格低品質低服務的小旅館。
品質好的旅店住不起,品質差的旅店看不上,真正從價格到品質適配這部分年輕人的旅店寥寥無幾。一句話總結就是,便宜又好住的旅店越來越少了。
你真的以爲年輕人發自肺腑地喜歡住帳篷嗎?但凡他們能夠找到一間價格和品質都滿意的旅店,恐怕都不會多瞅帳篷一眼。這纔是事實的真相。
這意味着行業供需矛盾開始愈發尖銳。
「年輕人拋棄旅店轉而住進帳篷」只是這一矛盾的一個具象化體現,過段時間或許還有「年輕人拋棄旅店住進新能源車」「年輕人拋棄旅店住進洗浴中心」「年輕人拋棄旅店住進網咖」「年輕人拋棄旅店住進餐廳」等類似的新聞出現。
只要旅店業供給側不給出匹配產品,此類新聞永遠不絕於耳。
不過換個視角來看,尖銳的供需矛盾之下往往孕育着新機遇。
2000年左右,當招待所無法滿足大衆出行之時,品牌連鎖的快捷旅店順勢而起;
2010年左右,當快捷旅店無法滿足品質住宿時,中高端旅店迎來「黃金十年」;
2025年左右,當年輕人寧選帳篷也不住旅店時,高質價比住宿產品的機遇到來;
至於到底什麼是能夠滿足年輕人需求的高質價比住宿產品,則是旅店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只有搞清楚這一本質問題,旅店業纔不會被一頂小小的帳篷幹翻。而抓住這一機遇的旅店從業者,或許還能在未來十年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