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巨擘鄭愁予 達達的馬蹄成絕響

臺灣詩人鄭愁予,日前辭世,享耆壽91歲。(本報資料照片)

「我達達的馬蹄」,已成絕響!以經典詩作〈錯誤〉聞名的臺灣詩人鄭愁予,日前辭世,享耆壽91歲。文化部長李遠表示,鄭愁予爲臺灣文壇重要詩人之一,其作品廣爲傳唱,影響深遠,對其表達哀思與追悼。

本名鄭文韜的鄭愁予,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1949年隨軍來臺。畢業於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臺北大學)統計學系,鄭愁予1967年應邀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劃」,隨後取得藝術碩士學位,曾任教愛荷華大學、耶魯大學、香港大學等校,2005年返臺擔任國立東華大學第6任駐校作家。

鄭愁予歷任《創世紀》詩刊編輯、《聯合文學》月刊社長,並於美國耶魯大學、臺灣東海大學、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2005年移籍金門,獲金門縣政府頒贈榮譽縣民證書。

鄭愁予詩作風格浪漫哀婉,揉合古典詩韻味與現代詩技巧,對戰後臺灣現代詩發展具有指標意義。他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鉢》、《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多部詩集。在大衆間以《錯誤》一詩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名句,臺灣學子人人皆讀。

曾獲得時報文學獎、國家文藝獎新詩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香港大學文學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鄭愁予早期詩作風格抒情婉約、浪漫唯美,多以家國、故土之思情爲主題;其後漸趨成熟,散發穩重內斂的鋒芒;晚期迴歸自然平淡,冷靜而沉着,融合知性與感性,充分彰顯其豁然自適的人生觀,充滿對國家、社會、人民與自然的關懷。(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