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賴政府停在路上
2024年大選前,賴清德在競選廣告裡頭,接下蔡英文手中的鑰匙,呼籲國人與民進黨繼續上路。但1年了,賴清德卻把車子停在路上。(圖/臺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賴清德執政將滿週年,回顧這段期間,整個國家因民進黨沒奪下國會過半,莫名虛耗在大罷免的政治與社會衝突;行政團隊則是刻意尸位素餐,用擺爛不做事催化罷免的正當性,導致整個政府一年到頭交不出政績,也看不見亮點,選前允諾國人的「在路上」,事實證明是「停在路上」。
回顧賴政府執政以來,到底爲臺灣帶來了哪些改變,若將這個問題拿來問普羅大衆,相信多數人恐怕都會暫時陷入「腦霧」狀態。因爲,除了大罷免和聲請釋憲,此時的民進黨政府似乎難以和任何一件正經事搭得上關係。
正因如此,卓榮泰520前夕舉行媒體茶敘,自我回顧過去1年達成哪些成果,但很幽默的是,當他講完後,記者們卻問他「是不是要等到大罷免成功才能推動重要政策?」、「內閣表現沒有記憶點要怎麼加強?」幾個問題戳破政府盲腸,只見卓揆身邊官員眼神飄移、面面相覷。
或許是有自知之明,民進黨中央也在同一天公佈「賴總統就職週年國政民調」,強調其實賴清德的滿意度高達57.3%,卓榮泰滿意度也來到45.3%,兩人的正向指數均遠高於負向指數,證明這是「開創新局,國人肯定」。這份數據能否代表社會的真實看法?只能說,此舉就像手拿電動泡泡機,大量噴射看似光鮮亮麗的泡泡,實則吹彈可破。
選前,賴清德在競選廣告裡頭,接下蔡英文手中的鑰匙,呼籲國人與民進黨繼續上路。但1年了,賴清德拿到鑰匙後卻把車子停在路上,駕駛本人忙着下車和在野黨打架,還不時回頭安撫乘客:「等我打贏就能上路」。除了鐵桿支持者和青鳥,還有多少人敢相信這番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