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刪補助款嫁禍國會 中央吃飽太閒(單厚之)
高雄市一般性補助款原核定補助190億元,被刪減近52億元,綠營民代反批藍白立委刪總預算。(高市議會民進黨團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行政院突然決定大幅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幅度高達25%,引發地方政府強烈反彈。臺中市長盧秀燕昨(23)日親自出席行政院院會,批評政院不應將刪總預算的不滿轉移到人民身上,更重話批評官員「不會做就換人做」。但政院態度強硬,表明這25%將暫緩撥款,待釋憲結果出爐。
沒有任何部門或業務可以承受高達25%的刪減,當初立法院刪減總預算6.63%,其中還包含補助臺電的1000億(約佔3%),政院就哭天搶地聲稱扣掉不能動的法定支出和地方一般性補助,影響等同16%(民進黨還一度喊到34%)。如今政院大刀一砍就是25%,不可能不知道影響有多大。
沒錯,當初就是行政院長卓榮泰和民進黨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是不能動的。爲了誇大總預算刪減的影響,卓榮泰多次聲稱,總預算3.1兆扣除1.5兆的法定支出和2500億的一般性補助款,實際可用的只有1.3兆,刪減2100億的比例達16%;民進黨則再加計2911億的地方計劃型補助款,得出預算凍刪高達34%的結論。
如今,卓榮泰和民進黨卻將刀子動到當初說「不能動」的地方一般性補助款上,理由是國防、教育、建設等方方面面的預算都不能刪,所以只能刪地方補助款,所以將原本政院應該自行調整的統刪636億,全數轉嫁給地方政府。
但無論立法院當初的統刪或行政院列出的項目,統刪跟地方補助都在完全不同的類別和科目項下,彼此根本沒有關連,再怎麼挪都挪不到地方政府頭上。而根據《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的規定,中央也只有在地方政府違法時,才能減列或減撥補助款。政院如今的作法,不僅違背立法院的決議,也明顯違法。
政院不會不知道自己昨日今非、不會不知道自己違法、不會不知道地方有多困難,尤其很多地方政府都將補助款用於補助弱勢和社福,一旦缺了這筆錢,弱勢民衆將首當其衝。
但政院卻還是這樣做了,其目的就是要激起民衆與地方政府的對立,增加民衆對藍營執政縣市和立委的不滿,爲大罷免添柴火。既然藍綠對立、撕裂社會還不夠,那就把地方政府一起拖入戰局。
臺灣的政治主旋律在4月2日川普宣佈對等關稅時就已經變了,之前是亞亞案、共諜、撲天蓋地的抗中保臺和大罷免,如今則是關稅、世界經濟、美中博奕。大罷免二階看似有30:0的驚人成果,但卻缺乏後繼的動能,520各方民調都顯示賴清德的民調嚴重下滑,且還沒有看到盡頭。
但賴清德和民進黨頭已經洗下去了,也無法承受大罷免失敗的後果,於是就像一個輸紅眼的賭徒,把所有身家都丟進去繼續拗,不惜代價的想要翻身。而此舉卻只會強化藍委與地方首長的連結,一旦大罷免真的成功,如今的暫緩撥款就會成爲事實,地方首長更無退路。
綠營想要把補助款刪減對民衆的傷害推給國會,但刪減地方補助的畢竟是行政院,這樣的連結實在繞太遠,很難打動一般民衆。民衆看到的只是中央吃飽、民衆遭殃,民進黨想衝突、找相罵本,卻把中間選民越推越遠。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