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讀中國」教材將上路 陸官媒嗆:爲挑動兩岸對抗培植社會基礎
▲兩岸關係。(圖/路透)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我教育部完成的13篇「識讀中國」教材,預計新學期上路。大陸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這是民進黨當局圖謀「文化臺獨」的新動向,將進一步「毒害」臺灣青少年,是爲挑動兩岸對立對抗培植社會基礎。
據此前報導,識讀中國屬於補充教材,也會結合課綱中的教材一起使用,教師若不使用也不會被懲罰,預計今年9月起陸續上路,內容包括去年12強棒球賽等時事,讓學子更清楚知道國家情勢對生活中的影響,這樣的議題沒有標準答案,主要是希望學子在不斷討論中,去思考相關問題,進而強化國家認同。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今(21)日在第6版刊出署名「張爍」的評論稱,「這是繼『臺獨』課綱之後,民進黨當局圖謀『文化臺獨』的新動向,將進一步毒害臺灣青少年」。
文章稱,「民進黨當局出於謀『獨』私利,大搞『去中國化』,再度把政治黑手伸進本應傳道授業、立德樹人的教育事業,目的就是要借教材、課堂『洗滌人心』,煽動『反中抗中』,散播『臺獨』主張,妄圖割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爲其挑動兩岸對立對抗培植社會基礎」。
文章接着批評,「此舉不但會讓臺灣同胞成爲精神和文化上的無根浮萍,還爲臺海形勢緊張動盪種下禍根,其行可惡,其心可誅」。文章並強調,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是任何人爲因素都磨滅不了的。
「玩火者必自焚,倒行逆施、居心叵測的伎倆註定失敗」,文章稱,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改變不了深植於臺灣社會的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割裂不了兩岸的歷史聯結和兩岸同胞的血脈聯繫,更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陸委會此前曾表示,教育部邀集專家學者,依循課綱結合學術專業,就中共政權的性質、兩岸關係及國際最新情勢,依據客觀事實,提供教學補充教材,協助教師教學更爲活潑並與時事結合,「絕對實事求是,依歷史事實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