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兩會成果將爲中國未來奠定基礎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道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3月8日發表題爲《中國兩會:在瞬息萬變的地緣政治中領導國家》的文章,作者是巴基斯坦漢學家澤米爾·阿萬。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正在舉行最重要的年度政治活動——全國兩會。兩會是制定中國政治和經濟議程的重要平臺,尤其是在中國應對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並進入“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的情況下。
兩會爲政策制定、經濟規劃和立法決策提供了重要機制。中國的協商民主經常被拿來與西式民主進行比較。相比之下,中國模式是在統一的領導下,將專家意見、對不同地區的考量和長期戰略規劃整合起來,確保治理的一致性和穩定性。這種方式使中國能夠高效地實施大型發展項目,保持社會穩定,實現持續的經濟增長。
儘管全球經濟面臨逆風,但中國經濟表現出了非凡韌性。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5%。這種穩定增長是對中國戰略性經濟政策有效性的證明,這些政策強調創新、基礎設施投資和工業現代化。
中國通過採取積極的經濟戰略,成功應對了貿易緊張局勢、供應鏈受阻等外部壓力。關鍵措施包括擴大內需、推動科技進步、建設基礎設施、加大對企業的政策支持等。
今年的兩會在全球不確定性增大的背景下舉行。在中國製定應對挑戰的戰略之際,大會將重點關注:擴大全球夥伴關係,以加強經濟合作;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加快高科技產業的研發;增強經濟安全,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並增強供應鏈的韌性;發展綠色可再生能源和數字經濟,這將在塑造其未來經濟戰略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對開放和吸引外國投資的承諾體現在擴大市場準入、提高監管透明度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中。外國直接投資機會的增加凸顯了中國決心繼續成爲對全球企業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隨着中國進入“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今年兩會的成果將爲國家的未來奠定基礎。中國高度重視穩定、創新和全球參與,準備在保持經濟增長勢頭的同時應對地緣政治挑戰。
兩會期間做出的決定不僅會影響中國的發展軌跡,還會影響全球經濟。中國對可持續增長、數字化轉型和多邊合作的承諾凸顯了其在塑造全球經濟治理方面的關鍵作用。在全世界密切關注兩會之際,中國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方向將爲洞察這個國家的未來願景提供寶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