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女足等高教問題頻傳 範雲將提大學法修法3面向
立委範雲(右二)、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劉景寬(右一)、臺師大學生會會長黃莨騰(左二)、世新學生「我們不要30門檻」行動小組發起人陳承(左),上午在立法院舉行「高教事件制度總檢討,大學校長、師、生齊挺速修大學法!」記者會。記者黃義書/攝影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大學法」至今已20年未修。民進黨立委範雲今偕大學校長、師、生開記者會,提大學法改革解方。公立大學校長認爲,改革須考慮高教資源提升與分配議題;私立大學前校長則擔憂可能演變爲低品質董事會治校。範雲將提出大學法修正草案,以提升高教資源、支持大學治理彈性,以及大學學制改革三方向。
範雲今開「高教事件制度總檢討,大學校長、師、生齊挺速修大學法」記者會,現場出席包括關切師大女足案、世新30人修課門檻及臺大創投案三校師生,以及公私立大學校長,共同呼籲速修大學法。
臺師大學生會長黃莨騰說明,師大女足案中,霸凌委員會原建議解聘周師,卻因爲教評會未採納,僅要求周師不得超終點、兼主管,事件才進一步爆發,因爲當事學生和學生代表都被排除在教評會之外,大學法修正應保障學生參與決策。
臺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指出,在臺大校友創投案中,校方規畫成立全臺首個校友創投基金、規模十億,甚至還爲此成立投顧公司,但在提供校務會議的資料中,卻未提及與說明,教育部在立委監督下采取動作後,纔要求臺大這是重大事項、未來必須經過校務會議討論,凸顯校務會議的監督權失能,未來須透過修正大學法校務會議規定,並要求下設監督委員會,纔可能改善。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劉景寬說,臺灣高教的主要問題是師生參與校務不足,導致校園學術與校務自主性低;在私立大學,甚至可能演變爲低品質的董事會治校,讓校園缺乏自主性,私校董事只要不是罪犯、幾乎不需要任何資格就可擔任,對私校校長選擇權卻比教育部還大,也使得應監督校務行政的董事會、變成像經營公司般營運學校後,部份私校辦學品質低、師生研習環境惡劣。
國立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說,中央政府編列的高等教育經費雖逐年成長,但校務基金補助比例卻逐年降低,面臨這些挑戰愈來愈捉襟見肘。此外,高教資源在六都與偏鄉、地區學校間也分配不均,以屏東大學爲例,資源就越來越不夠用,在大學法改革中,也必須考慮高教資源提升與分配的議題。
範雲指出,大學法修法必須完善治理與監督機制、強化師生權益、並因應高教資源不足的議題,也應思考高等教育的未來,打造更開放、彈性的新高教,她將提出大學法修正草案,其修法藍圖則包含「學制改革、治理彈性、高教資源」三大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