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良:醫學生每年1300員額限制 擬評估調整
「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劃續辦,學界、醫界兩樣情,前者開心,後者則批評聲不斷。衛福部長石崇良昨提出兩大續辦理由,「挹注偏鄉醫療人力」、「科技發展需工程、生化等跨領域人才投入」,醫學系培育醫師不全然在臨牀服務,擬將評估調整每年一三○○名員額限制。
石崇良表示,經重新評估偏鄉醫療量能,公費生職涯發展及貢獻,決定重啓公費醫師培育,並提出十年計劃,由於相關學費已納入明年度預算,將修正計劃後,儘速向行政院報告。
石崇良表示,公費醫學生對於偏鄉醫療有着極大貢獻,例如,部立醫院、偏遠地區醫院中六成醫師爲公費生,其中部立金門醫院醫師公費生佔比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三、澎湖醫院則有百分之七十。
石崇良說,這次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劃,共九校覈定醫學公費生招生,名額一五○名,清大、中山及中興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各獲三十名公費生名額,義守大學三十個名額、東部慈濟大學十個名額,至於臺大、陽交大、成大、輔大醫學系則各五名,不在現有一三○○人規範。
至於醫界反彈,石崇良表示,將主動與醫師公會全聯會、醫界團體溝通,但政策應有持續性,當初必須培育公費生,以解決人力缺乏問題仍舊存在,持續辦理較爲妥適。之前訓練培育的醫師公費生將於明年投入離島偏遠地區醫療服務,要說成效仍覺太早,將評估計劃成效,適時滾動修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