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雲林糧倉卓揆籲支持4100億特別條例 確保食米供應無虞
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左二)5日巡視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糧倉,強調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政院提出的4100億特別條例,也納入強化糧食儲備方案。(張朝欣攝)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5日)巡視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糧倉,瞭解稻米儲備情形,並檢視「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劃」成效,指示農業部密切注意國內糧食動態及市場供需狀況,確保國人食米供應無虞,並強調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政院提出的4100億特別條例,也納入強化糧食儲備方案,希望大家共同支持。
卓榮泰表示,對於公糧問題,政府一方面要保障糧食生產的平衡、價格的穩定,而且公糧、營糧、雜糧之間,能夠互相取得更好生產秩序。農業部大費苦心,公糧從原來「1集2轉3加3」政策,再加上每公頃的補助,讓農民真的有感受到,也請委員們繼續在立法院,支持農業部接下來的政策。
卓榮泰說,今天農業部次長、經濟部長都在這裡,工業與農業是很重要的,我們一直在取得平衡點,要符合國際各項標準,包括檢驗標準、國際規範、經濟貿易規範等都要兼顧。目前談判還在繼續中,但最機敏的東西、最敏感的產品一定會守住。
卓榮泰指出,來到雲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並延續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這一點大家都清楚。農業生產雖然只佔全國1%、2%的產值,但卻是其他產業存在的基礎。這次4100億特別條例,主要是因應國際形勢、強化社會經濟與國土安全韌性,其中1500億用於國土安全韌性建設,包含「強化糧食儲備與穩定緊急時期糧食供應」,希望朝野能夠共同支持。
農業部次長鬍忠一表示,今年1期稻作面積預估15.4萬公頃,已於5月中旬進入收穫期,截至6月30日已收穫8萬3576公頃,佔預估面積54.21%,目前產地溼谷糧價每百臺斤超過1150元,創近年新高,較113年1期作平均1009元爲高,顯示稻米供需平衡下,有助提升稻農收益及耕作意願。
胡忠一提到,今年公糧收購每公斤提高1.5元,調整後相當每公頃收益年增2萬元。目前國內稻米公、民糧庫存換算糙米量約87萬公噸,且1期稻作正值收穫盛期,整體供應量足夠國人消費13個月以上,供應量安全無虞,國人可以放心。
雲林副縣長謝淑亞說,去年立院對公糧收購有提高,這對農民有很大幫助,但還有調高的空間,大家都很期待。
立委劉建國表示,今年第1期作的收購價格已可見成果,農民明顯感受到實質支持,感謝行政院與農業部積極傾聽地方聲音,落實對農民的支持與照顧。
立委張嘉郡提到,感謝卓院長大力支持提高公糧收購價,1期稻作的收成,展現出正向的政策給農民帶來的保障,所有農民都笑呵呵,直說從來沒有這麼好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