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南下視察稻米儲備 肯定國內糧食供應穩定

▲卓榮泰視察斗南糧倉,肯定糧食產業升級計劃成效,強調強化儲備韌性守護民生。(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今日南下巡視斗南鎮農會糧倉,瞭解政府稻米儲備情形,並檢視「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劃」成效,肯定國內糧食供應穩定,指示農業部密切注意國內糧食動態及市場供需狀況,兼顧生產者與消費者權益下,確保國人食米供應無虞,並升級倉儲設備,強化國家糧食安全韌性。

農業部爲維護農民收益,提高糧食生產意願,114年度推動糧食產業全面升級政策,維持糧食產業結構穩定,讓糧食產業全面再升級。今年一期稻作面積預估15.4 萬公頃,已於5 月中旬進入收穫期,截至 6 月30 日已收穫83,576 公頃(佔預估面積之 54.21%),目前產地溼谷糧價每百臺斤超過1,150元,創近年新高,較 113 年1 期作平均1,009元爲高,顯示稻米供需平衡下,有助提升稻農收益及耕作意願。

▲農業部近年除加強各地糧倉修繕,亦輔導農會設置低溫筒倉收儲公糧,具有低溫保存、自動化作業及成本效益高等優點。(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農業部表示,目前國內稻米公、民糧庫存換算糙米量約87 萬公噸,且一期稻作正值收穫盛期,整體供應量足夠國人消費13 個月以上,供應量安全無虞,國人可以放心。政府持續維持稻米安全儲備機制,得以充分掌握糧食,農業部也會密切注意國內糧價動態及市場供需狀況,在兼顧生產者與消費者權益下,密切掌握市場糧價,發揮穩定市場糧價及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農業部近年除加強各地糧倉修繕,亦輔導農會設置低溫筒倉收儲公糧,具有低溫保存、自動化作業及成本效益高等優點,逐漸爲國內外糧食業者應用,目前低溫筒倉公糧佔約 1/5 至1/4,能提升公糧品質、減少蟲害損失及提升公糧倉儲作業效能。未來將積極加速糧倉倉容設備改善,以確保緊急時期有充足完善的倉容可供糧食調度,提升國家糧食安全韌性。

▲卓榮泰視察斗南糧倉,肯定糧食產業升級計劃成效,強調強化儲備韌性守護民生。(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