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人才大盤點》海歸派生技天王 返臺發展踢鐵板

圖爲許照惠。圖/本報資料照片

生技天王回臺投資概況

前言:1990年代起,臺灣生技產業掀起一股海歸派回國的築夢潮,他們擁有學名藥、新藥開發成功經驗,旗下公司以數十億美元售予跨國大廠的戰績和「天王」的封號,返臺投入新藥開發、栽培人才、重塑臺灣生技榮景。

然而不少海歸創業者發現,自己在臺灣其實並不處於一個完整的生技創業生態系統中。現實的環境其實是用「新聞稿歡迎海歸,卻用制度把他們困在原地」。面對政治干預、法規落後、稅制不公與資本市場的急功近利,這些在西方無往不利的「生技天王」,在臺灣卻頻頻碰壁!在制度未曾準備好迎接這種需要跨越學研、臨牀、產業、監管的「一條龍創新」下,聞名於美國的臺籍生技天王返臺投資,不是累死就是氣死!

臺灣生技製藥產業在1970年進入了黃金世代,國內藥廠以百花爭鳴方式掀起了高潮,不過,隨着而後臺灣走向國際化和自由貿易,開放藥品幾乎零關稅,且中國大陸的崛起,1990年起,外資藥廠掀起大撤離風潮,國內藥廠在資金技術遠不如國外藥廠下,不再具有競爭優勢,也面臨轉型壓力。

但也自1993年開始,臺灣開啓生技新藥的新世代,第一個把矽谷生技公司帶回臺灣的是維梧創投(Vivo)創辦人孔繁建,他在1993年,把在美國創立的健亞(Genelab)帶回臺灣,設立新藥研發公司,在行政院開發基金投資,又請來原任職於諾華藥廠的陳正掌舵,創立了臺灣健亞。

在1993年至2003年第一波美國海歸派浪潮中,英雄好漢雲集,以微脂體技術見長的洪基隆創立臺灣微脂體、馬海怡主導的神隆主攻原料藥、基因定序之父陳奕雄創立賽亞基因,王長怡創立聯亞生技,詹青柳、林國鍾創辦藥華藥、與中研院前院長翁啓惠一樣以專攻糖化學研究的張東玄成立臺灣糖聯,美國學名藥天王陳志明成立安成國際藥業,而有多次成功創業經驗的張念慈,則創立臺灣浩鼎。

晟德集團總裁林榮錦也網羅了葉常菁成立智擎,成功開發胰臟癌新藥安能得,也順利授權、找了黃文英經營順藥,推動長效止痛藥上市;2005年許明珠也創立太景,開發抗生素太捷信也拿到中國大陸藥證,開啓大陸新藥藥證先例,2007年宇昌創立(後更名爲中裕)、2013年潤泰和學名藥天王趙宇天創立泰福生技。

那個熱血沸騰的新藥新創年代,值得一提的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他被認爲是改變臺灣生技業的生命密碼。尹衍樑押寶投資美國華人圈中聞名的生技專家張念慈、許照惠、趙宇天等人,都有輝煌的創業成功戰績。而中裕最高顧問何大一,則是以雞尾酒療法治療愛滋病,聞名全球。

尹衍樑投資的生技版圖幅員遼闊,從上游CRO服務、新藥開發、創投到通路都有,他對臺灣生技產業投資的第一桶金,影響產業至深且遠。

這股海歸派的旋風中,最引爲話題的是美國學名藥四大天王,創立IVAX的許照惠、Andrx的陳志明、IMPAX的許中強和Watson的趙宇天回臺投資,還有成功開發新藥和保健品的張念慈、醫材授權王張有德創立益安,2003年回臺主持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的翁啓惠,他在糖化學的研究聞名全球,接掌中研院後,在他的號召下,吸引旅美的生技專家陸續回臺,一度爲臺灣生技產業畫出幾近完整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