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獨角獸“拆出”一個IPO,市值303億

深圳獨角獸,海外業務“單獨”IPO了。

美東時間8月8日,行雲集團旗下全球智能化供應鏈服務平臺 Polibeli 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Chenghe Acquisition II 合併,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爲PLBL,發行價爲10美元/股,開盤即平開‌,隨後股價最高上漲至11.2美元/股,較發行價上漲12%。

截至美東時間8月11日,Polibeli收盤價爲11.49美元/股,市值爲42.24億美元(約合303億元)。

而這一步,是行雲集團全球化戰略的重要里程碑。

行雲集團的發展歷程可追溯到2015年,在創始人王維“讓全球買賣變得更簡單”的使命中誕生,成立同年,公司就完成天使輪融資,且交易額達510萬元。

2016年,集團便建立3個海外分支,交易額達2.7億人民幣,次年海外分支便拓展成5個,交易額達12億人民幣,實現了344%的交易額增長。

再到2021年,集團先是完成近6億美金C2輪融資,隨後,就完成30國本地化履單服務+渠道分銷能力建設,與公牛、 樂其 、紐西之謎、 貓王 、樂森、得力集團、活力28、湯臣倍健、萬魔聲學等多個知名國內品牌達成出海戰略合作。

那段時間,行雲集團業務狂奔與市場融資並行,在一級市場風光無兩。

在鐘鼎資本、經緯中國、雲鋒基金、金沙江聯合資本、泰康人壽、五源資本、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弘暉資本、衆源資本、凱欣資本等30多家一線VC競相押注後,其C2輪投後估值就超過20億美元。

2022年7月,Polibeli作爲行雲集團旗下印尼中小企業B2B批發平臺正式上線,承擔着將中國供應鏈優勢與東南亞市場需求結合的戰略任務,成爲集團全球化戰略的核心落子。

根據資料顯示,Polibeli 聚焦東南亞線下中小商戶(SMEs),通過 “數字化工具 + 供應鏈整合” 模式,爲其提供一站式採購、物流及金融服務。

依託行雲集團的全球物流資源,Polibeli 以印尼爲先鋒市場,建立了 “中心倉 + 衛星倉” 的分佈式倉儲體系,實現核心城市 48 小時達,物流成本較傳統模式降低 32%。同時,通過 RCEP 關稅減免政策,中國至印尼的電子產品、紡織品關稅降至 5% 以下,進一步增強價格競爭力。

截至 2023 年 Q4,其業務已覆蓋印尼 6 個首期城市和 12 個二期城市,連接超 2 萬註冊用戶。

2024年,行雲集團便對海外業務進行分拆,開始爲Polibeli 獨立上市鋪路。

Polibeli 不僅從行雲集團體系內的業務剝離,成爲獨立法人實體,還建立獨立的財務覈算體系,並組建本地化管理團隊(印尼員工佔比超 90%),以滿足納斯達克上市的合規要求。

去年9月16日,Polibeli與SPAC公司Chenghe Acquisition II 就達成合並協議,計劃通過反向收購實現納斯達克上市。

再到如今Polibeli上市完成,亦標誌着行雲集團從 “中國供應鏈服務商” 向 “全球商業基礎設施構建者” 轉型完成,形成 “國內 + 海外” 雙輪驅動格局。

其中,國內業務通過行雲集團聚焦跨境供應鏈與品牌服務,海外則以Polibeli,從印尼向越南、泰國複製業務模式。

據悉,Polibeli在2024年9月啓動越南站點,計劃 2025年底覆蓋該國10個主要城市,進一步夯實行雲集團的全球化網絡。

而行雲集團這一步可以說順勢而爲。

根據 eMarketer 預測,2025 年東南亞電商 GMV 將突破 2000 億美元,其中印尼、越南、泰國貢獻區域增量的 65%。Polibeli 所處的 B2B 供應鏈賽道,因傳統渠道分散(印尼線下門店超 500 萬家)、數字化滲透率不足 20%,成爲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

可見Polibeli的增長空間巨大。

而藉助Polibeli,行雲集團不僅以中國供應鏈服務能力輸出對東南亞市場進行深度滲透,更通過資本運作打開了全球化估值空間。

根據 De-SPAC交易條款,行雲集團持有 Polibeli約50%股權,目前對應價值約21.12 億美元,已然已超過其2021年C2輪投後估值。

此外,行雲集團還通過司法扣劃成爲上市公司有棵樹第一大股東,持股18%,並計劃注入核心業務。

若資產注入完成,按行雲集團2023年營收447億元、估值200億元(約28億美元),再疊加其所持Polibeli股權的對應價值來看,集團整體估值有望突破50億美元。

本文源自:直通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