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產改”進行時丨瀋陽市總工會:選樹標杆企業激活“產改”一池春水
來源:工人日報
【深化“產改”進行時】
原標題:瀋陽硬核措施助推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引題)
選樹標杆企業激活“產改”一池春水(主題)
本報記者 劉旭
對納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助推計劃的企業,按照上年度月均實繳工會經費的60%,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2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工會經費補助……近日,瀋陽市總工會發布《關於助推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打出企業“產改”助推政策組合拳。
《措施》圍繞培育指導、政策引導、助力成長、服務保障、陣地建設、經費補貼和社會宣傳等7個方面制定了20條支持措施,惠及瀋陽30多個行業、1030家培育對象企業、37萬名產業工人。
突出“一鏈一品”帶動作用
爲深入推進“產改”工作,今年以來,瀋陽市總啓動了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工程,構建“定標—培育—助推—評價”閉環機制,努力打通“產改”政策落實落地“最後一公里”。
培育工程聚焦“四有”“七好”企業,即有組織領導、有規章制度、有工作成果、有經費保障;黨建工作好、文化建設好、民主管理好、人才培養好、職業發展好、服務保障好、薪酬待遇好培育標準,指導企業細化“一企一策”工作方案,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作用,突出“一鏈一品”工作特色,帶動全產業鏈培育工作實現突破。
“圍繞全市21條重點產業鏈,瀋陽市總精心打造汽車產業鏈勞動競賽、國防系統班組長建設等一鏈一品‘產改’項目,釋放鏈主企業資源。”瀋陽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
爲達成目標,瀋陽市總組建起一支200餘人的市、區兩級“產改”指導員隊伍,面向1030家培育對象進行巡迴指導,量身制定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工作方案。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沈鼓集團等龍頭企業通過創新工作室聯盟、“一匠一課”技能培訓等共建項目,爲鏈上中小企業補齊“產改”工作短板,今年以來培訓人數達4.8萬人次,解決企業技術難題149項。
“硬核”措施助發展
爲強化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對象的工會經費保障,瀋陽市總對於獲評瀋陽市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成效顯著的企業,按照上年度月均實繳工會經費的60%,最高給予8萬元一次性工會經費補助;對納入市總工會、省總工會、全國總工會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助推計劃的企業,按照上年度月均實繳工會經費的60%,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2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工會經費補助。
“除了給予工會經費補助,我們還提供多元化的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瀋陽市總工會改革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說。比如,支持企業參加在職職工互助保障活動,將綜合互助保障、住院津貼互助保障、女職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意外傷害互助保障會費補助額度由20%提升至40%,重大疾病互助保障會費補助額度由60%提升至80%。
同時,支持企業參與“求學圓夢行動”項目;支持企業產業工人蔘加市總工會開展的各類技能人才培訓;優先推薦企業高技能人才參與認定瀋陽工匠、遼寧工匠、大國工匠;對企業推廣落實“新八級工”制度給予政策和經費支持;優先推薦企業產業工人蔘評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此外,瀋陽市總還聯合瀋陽市直單位開展“送培訓”“送政策”“送文化”活動,將70%以上陣地設施建設向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傾斜,對企業建設工間活動站、職工書屋、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女職工關愛室分別按規定給予4萬元至9萬元、3萬元至10萬元、5萬元至10萬元、1000元至3000元的相應資金支持。
推動企業和產業工人雙向賦能
“我們開展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工程,就是要通過培育一批領軍標杆企業,以點帶面、示範引領,激發瀋陽全市企業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的內生動力,推動企業和產業工人隊伍形成雙向賦能的新發展生態。”瀋陽市總工會改革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說。
爲客觀公正評價企業“產改”工作,瀋陽市總引入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權威第三方,研究制定考覈評價細則,組建由院所專家、產業工人(工匠)和市級工作專班代表組成的聯合考覈評價團隊,突出產業工人滿意度和勞動用工規範性一票否決條件。
培育工程啓動以來,激活了企業“產改”的一池春水。瀋陽各級企業參與熱情高漲,截至目前,覆蓋職工約佔瀋陽市產業工人總數的1/4。
瀋陽遠大企業集團、瀋陽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瀋陽強航時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紛紛探索落實“新八級工”制度,選樹更多工匠人才先進典型;中國航發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業獲選全國總工會“產改”助推計劃,標杆效應加速形成。
今年,瀋陽市總將在全市1030家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對象中,培育約300家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選樹約100家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成效顯著企業,以點帶面,輻射全市企業積極落實“產改”政策。《措施》將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讓“產改”工作在企業鋪開、在企業落實、在企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