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瀋陽市總工會在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上勇爭先
原標題:抓產改 育匠心(引題)
2025市總工會在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上勇爭先(主題)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封葑
2025年,瀋陽市將建立健全市區兩級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三年行動專班工作制度;推出“數字工匠”培訓計劃;聚焦全市21條重點產業鏈和10個重點產業集羣開展勞動競賽……這是2月27日記者從市總工會十八屆三次全委會議上獲悉的。
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將聚焦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和職工羣衆新期盼,錨定“雙一流”目標任務,以創新的思維破解難題、以改革的舉措提高效能、以務實的作風補齊短板,忠誠履職、銳意創新,勇於爭先、擔當作爲,團結引領廣大職工爲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決勝之戰貢獻工會力量。
發佈瀋陽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藍皮書
2025年,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將建立健全市區兩級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三年行動專班工作制度,探索推進產業鏈、企業和班組“三位一體”產改模式,打出培養、使用、評價、激勵、保障政策“組合拳”。加強產改政策理論研究,做好調查、評估和督導工作,發佈瀋陽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藍皮書。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動創新職業教育模式、實施高技能人才選育計劃、構建高標準激勵保障體系、搭建產業工人建功立業平臺。
市總工會將開展“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評估工作,建立健全產改企業臺賬,入庫重點培育企業1000家以上,從中打造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300家左右,擇優選樹一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成效顯著企業100家左右。
牽頭評選“興沈大工匠”“興沈青年工匠”
市總工會將牽頭評選“興沈大工匠”“興沈青年工匠”各50名,指導區縣(市)、產業及企業評選本級工匠330名。推動出臺《關於市級以上勞動模範和興沈大工匠待遇政策的意見》,策劃開展“瀋陽工匠日”系列活動。
省市工會將合力建設遼寧(瀋陽)工匠學院(省市工會幹校),打造全國一流綜合性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工匠學院聯盟,打造“萃智雲”培訓服務系統,線上線下培訓各類技能人才5萬人次;推出“數字工匠”培訓計劃,實施班組長能力建設提升工程,爲產業煥新躍升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突出培養“高精尖缺”工匠人才
全市將實施崗位建功助力產業升級行動,聚焦全市21條重點產業鏈和10個重點產業集羣開展勞動競賽,全年舉辦市級引領性、示範性競賽30項,覆蓋職工不少於100萬人次。圍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突出培養“高精尖缺”工匠人才,聯合相關部門舉辦市級職工技能競賽60項,發揮以賽促訓、以賽促培、以賽促評、以賽促建作用,直接帶動企業崗位練兵10萬人。
上線“職工創新成果超市”
今年,全市將推進技術攻關助力科技創新行動,重點支持“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等科技型企業創建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25個,打造大國工匠領銜的卓越創新工作室5個,依託全市產業鏈鏈主、頭部企業建設創新工作室聯盟,幫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攻克技術難題不少於300項。建立職工創新成果庫,上線“職工創新成果超市”,推動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不少於500項,推廣先進操作法100項。
發展“工”字號特色職工文化
全市將深化“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講好講活“瀋陽工人大思政課”,全年組織宣講活動不少於500場,覆蓋職工10萬人次以上。全面改造升級瀋陽勞動模範紀念館,開展流動勞模館、宣傳文化大篷車進基層等活動……營造崇尚勞模、爭當勞模的濃厚社會氛圍。
同時,組織全市各級工會開展“書香工會 悅讀增智”職工主題閱讀活動不少於100場。舉辦2025年瀋陽市職工春晚和瀋陽市職工文化藝術節,開展有吸引力的各類職工文體賽事及羣衆性文化活動,送精品文化演出進基層,推動形成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職工文化。
數說工會2024
全市工會會員總數253.3萬人
開展職工主題閱讀活動1300餘場,覆蓋40餘萬人次,4家職工書屋入選全國總工會重點建設職工書屋。
職工互助保障參保32.7萬人次,爲近1.7萬人次患病職工支付互助金2087萬餘元。
全年培育國家級工會驛站6個,新建工會驛站300個,累計達到880個;新建工間活動站135個,累計達到627個。
新增工會會員18.6萬人,其中新業態會員3.6萬人,全市工會會員總數達253.3萬人。
(封葑)
來源:瀋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