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縣法院激活終本出清改革“一池春水”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輝 通訊員 謝康明

終本案件的有效處理一直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關鍵環節。爲破解終本案件執行難題,江西省吉安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優化舉措,持續深化終本出清改革,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數智賦能 精準出清提速增效

通過與金融機構的數據對接,吉安縣法院在處理一起終本案件時發現被執行人隱匿在異地銀行賬戶中的資金,及時採取凍結措施,成功執行到位案款,讓申請執行人的權益得以實現。

“以往,查詢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猶如大海撈針,耗時費力且效率低下。如今,藉助智慧執行平臺,執行法官只需輕點鼠標,就能在短時間內查詢到被執行人在銀行、證券、不動產、車輛等多領域的財產信息,實現對財產的‘一鍵查控’。”吉安縣法院執行局局長周修文說。

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智賦能成爲終本出清改革的強大引擎。吉安縣法院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智能化執行查控體系,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對被執行人財產的全方位、實時化查控。

不僅如此,吉安縣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試點構建智能終本出清平臺,依託大數據對海量的終本案件數據進行分析,爲終本案件出清提供精準支持。通過建立風險評估模型,系統可以根據被執行人的過往執行記錄、財產變動情況等多維度數據,精準評估其履行能力和執行風險,幫助執行法官制定個性化的終本出清方案,提高案件出清效率。

據悉,智能出清平臺運行以來,終本案件出清效率較之前提升50%。在一些複雜的終本案件中,智能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也大顯身手,實現案件信息快速比對、被執行人查找精準定位,讓終本出清工作更加高效智能。

制度識別 規範出清築牢根基

制度建設是保障終本出清改革順利推進的基石。

圍繞終本案件的識別、管理、恢復執行、退出等關鍵環節,吉安縣法院探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科學規範、嚴謹細緻的制度體系,確保終本出清工作有章可循、規範有序。

在終本案件識別環節,明確細化終本標準,嚴格審查程序,杜絕隨意終本、違規終本現象的發生。吉安縣法院制定詳細的財產調查清單和調查流程,要求執行法官在窮盡所有調查手段後,仍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方可依法裁定終本。同時,建立終本案件內部評查機制,制定《關於實行內部交叉執行機制的方案》,定期對終本案件進行質量檢查和交叉執行,對不符合終本條件的案件及時糾正,確保每一個終本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時間的檢驗。

“對於終本案件的管理,法院出臺了《終本案件清理化解工作指引(試行)》,實行分類分級、動態出清。同時建立了終本案件‘周篩查、月研判、季清理’工作機制,有效提高了終本案件的出清率。”吉安縣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何燕蘭介紹說。

根據案件的執行難度、標的額大小、被執行人情況等因素,對終本案件數據進行分類管理、實時更新、定期篩查。在各項終本管理制度的規範下,吉安縣法院執行案件終本率達3.01%,終本出清率57.32%,終本案件合規率達100%。

此外,吉安縣法院完善終本案件聽證制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檢察機關共同參與40餘次,切實加強對終本案件的監督管理,確保出清工作規範高效推進。

網格管理 協同出清凝聚合力

“我們一直致力於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凝聚出清合力,網格管理作爲一項重要手段,在終本出清改革提升基層社會治理上一直髮揮着獨特優勢。”吉安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素梅說。

在辦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終本案件中,被執行人歐某長期外出躲避執行,吉安縣法院執行法官從綜治網格員瞭解到被執行人近期回家的消息後,迅速行動,成功將其找到,並促使其履行了還款義務。

據瞭解,吉安縣法院積極探索“執行+網格”工作模式,將終本出清與基層373個村居網格深度融合,藉助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終本出清協助網絡,有效破解查人找物難題。

在實際工作中,法院與鄉鎮、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將終本案件信息推送至網格,網格員協助執行法官開展調查走訪、送達法律文書、查找被執行人行蹤和財產線索等工作,網格協作機制建立以來,基層網格員成功協助出清案件225件,參與率達60%。

爲進一步激發網格員參與終本出清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吉安縣法院與基層黨委、政府協同建立網格員培訓、考覈、激勵機制,定期組織網格員開展執行業務培訓,提高其法律素養和協助執行能力,對工作表現突出的網格員給予表彰獎勵,充分調動其參與執行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數智賦能、制度識別、網格管理,三者之間相互支撐、協同發力,共同推動終本出清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吉安縣法院的一系列創新舉措,讓越來越多的終本案件得以順利執行,當事人的勝訴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司法公信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