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大廠AI工具派上大用場!助力外貿企業穩訂單,數字人24小時直播、多語種智能客服、應用層智能體……

“我們以前是純外貿的服裝加工企業,客戶遍佈全球,但美國在我們的客戶比例中佔到了65%,突如其來的關稅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暫時的一些困難。”寧波一家外貿服裝工廠負責人李先生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面對關稅衝擊,李先生也在積極想辦法。他很快便與百度進行了接觸,並加入了百度優選的出海計劃,藉助百度AI慧播星數字人直播技術,從一家傳統外貿加工廠向電商銷售轉型,全力開拓國內市場及日韓、歐洲、澳洲等非美市場。“整個流程跑下來的感受就是一個字,快!”李先生說。

在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陰霾下,廣大像李先生一樣的中小外貿企業主正在尋覓“突圍”路徑,而人工智能則是他們披荊斬棘過程中的一把“利劍”。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等在內的科技公司通過發佈外貿企業相關扶持計劃,結合自身技術優勢推廣相應的AI工具,不僅爲開拓多元市場提供了支撐,還助力傳統外貿企業加快全鏈條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一場以人工智能爲核心的技術變革浪潮,正在外貿行業加速鋪開。

尋找新出路:AI助力開拓更多非美市場

洽談需求、開設店鋪、上架產品、打磨AI數字人,從開店到開播,李先生只花了一週左右的時間。

“按照傳統電商的經營邏輯,首先需要招募運營、主播、中控等,至少得搭建一個3到4個人的團隊,而且還得給直播間做一定裝修、購買直播設備等,成本高,時間週期長。”李先生說,通過應用百度AI慧播星數字人技術,只需要上傳5分鐘的視頻就能生成帶貨數字人,從使用效果看專業性極高,解決了李先生一時沒有專業直播運營團隊的燃眉之急,讓公司可以低成本、高效地切入到電商直播賽道。

時間,對於當下的外貿企業而言十分重要。“作爲生產型企業,雖然目前我們工廠的訂單還是排滿的,但兩三個月後,可能會因爲訂單不足而導致產能閒置。”李先生說,正因如此,現在就需要未雨綢繆,抓緊開拓其他市場。

此外,由於公司此前是純外貿公司,尺碼更適合國外消費者。數字人具有小語種直播的優勢,而且還能通過AI製作更符合當地消費者語言習慣的多語種短視頻進行投放,拓展澳洲、中東歐和東南亞等地的服裝市場。李先生的自主品牌woodswool正在通過數字人直播建聯全球市場。

“外貿企業、跨境電商本身就需要應對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用戶的需求。而AI大模型可以通過對多語言、多文化數據的學習和處理,幫助相關企業更好地服務全球用戶,提升業務效果。”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跨境電商分會執行會長呂福香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李先生的故事,是這段時間以來許多中小外貿企業共同經歷的一個縮影。4月12日,百度推出了外貿企業AI扶持計劃。“百度慧播星數字人依託業內領先的AI數字人直播技術和能力,能夠幫助商家降低80%以上的直播運營成本,此次計劃助力100萬家企業免費數字人直播,同時安排專業技術和交付團隊助力各外貿商家在各大平臺低門檻實現直播帶貨。”百度有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計劃推出至今,已有許多傳統外貿企業走上了直播電商轉型之路。例如,廣西博白某出口企業通過百度AI數字人直播技術,實現了24小時不停播的銷售,快速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外貿出口轉內銷。“未來,百度還將持續通過低成本、高效率的百度超擬真數字人,在受到關稅衝擊的廣州、佛山、寧波、義烏等產業帶,助力出口企業實現低成本內銷轉型。”百度有關負責人表示。

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外貿商家身上。記者從阿里巴巴國際站了解到,今年3月阿里巴巴國際站在歐洲的訂單大幅增長,其中法國的增速更是高達125%。迪馬斯體育用品公司總經理黃瑞華表示,生成式AI在小語種翻譯和交流上取得了顯著的優化效果。“以前,公司的外貿業務員大多用英語接待法國客戶,需要常備翻譯軟件,現在在AI的助力下,直接法語對法語,接待和成單效率大幅提升。”黃瑞華說。

“中國每年做外貿的工廠大概有60萬,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微企業。過去很多外貿工廠都很難招到精通外語的業務員,更遑論對海外市場有深入瞭解,以及設計能力、運營能力。這是制約很多外貿工廠‘長大’的核心原因。”阿里巴巴國際站有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阿里巴巴國際站作爲全球最大的B2B跨境平臺,如今正應用平臺上沉澱了26年的專業外貿數據,用AI極大地降低跨境門檻,幫助中小企業出海。

在AI的賦能下,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多個非美市場最近均有亮眼的增長成績。除了歐洲以外,潛力巨大的中東、南美、日韓等新興市場均呈現旺盛增長態勢,其中南美的阿根廷與智利今年3月訂單增速高達101%和70%。

優化全鏈條:AI推動傳統外貿企業轉型

用AI做數字人直播、智能客服實現多語種交流,僅僅是AI在外貿行業應用的冰山一角。記者在採訪中發現,AI技術已滲透至外貿全鏈條中的方方面面,幫助商家更輕鬆地開拓多元市場。

以阿里巴巴國際站爲例,據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AI聚焦於應用層,推出了商品運營、自動接待、智能營銷、風控合規4個AIAgent(智能體),能自動化地執行外貿經營中的大部分環節,降低外貿生意門檻。目前,已有超過10萬賣家每天都在使用AIAgent做生意。數據顯示,AI優化後的商品,轉化率提升了52%,AI接待的客戶,回覆率提高了36%。

“最基礎的,像中小企業需要針對不同市場用各類小語種優化商品圖文、製作介紹視頻,這在過去就是個大問題。而現在,不僅AI大模型已經大幅提升了各類小語種的翻譯水平,還能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一鍵生成、快速優化,高效解決難題。還有像信用卡拒付抗辯問題,需要用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專業的法律知識撰寫抗辯信,這又是AI擅長的領域。”阿里巴巴國際站有關負責人說。

而在自動接待方面,記者瞭解到,在B2B電商場景中,由於每筆訂單金額較大,下單前都需要業務員跟客戶反覆溝通,但由於時差,客戶發來的信息往往是在半夜,很多人手缺乏的中小企業常因回覆不及時而錯失訂單。此時AI天然就能成爲24小時在線的接待員,而且能快速調用全網專業信息,回答的水平甚至更高。

專做家紡行業外貿生意的李燕對此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在AI接待Agent的加持下,公司成交的數量增長了30%,如今公司對於客戶的所有詢問均能做到秒回,而且還能做到智能回覆。“比如,客戶需要條紋的茶巾,AI能過從產品庫中挑選相關的產品自動打給客戶,尺寸、型號相關的術語也能自動回覆。”李燕說,這讓以前由於沒來得及回覆而損失客戶的情況很少再發生。

“無論是智能客服、平臺風控,還是供應鏈優化和個性化推薦等,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外貿行業應用的維度更多,是全流程的、無卡點的優化,效率提升的潛力不可限量。”呂福香說,人工智能技術作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對於推動外貿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鍛造強韌性:商家多措並舉應對衝擊

最初,李燕的客戶主要來自歐美,但近年來她已在國際站上接到了更多來自全球其他國家的訂單,美國市場如今只在整體客戶中佔10%左右。

在李燕看來,關稅的衝擊某種程度也是一種“倒逼”,迫使企業開發新的市場、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技術含量,在變化的環境中反而會修煉企業的韌性。“即使不做美國市場,我們也還有很多其他國家可以拓展。”李燕說,有實力的企業一定能夠開發出新的市場。

快速反應、靈活調整,正是中國無數外貿商家的共同優勢與特點。李先生告訴記者,爲應對關稅衝擊,公司未來將強化多線佈局,一方面積極拓展包括歐洲、澳洲、亞洲等其他國家的客戶;另一方面是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搭建內銷的渠道與團隊,將工廠的產能維持住。“因爲我們本身是源頭工廠,因此在銷售自己產品時,還是有挺大優勢的。”李先生說。

在關稅衝擊下,百度、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也正在將AI的工具和能力向更多外貿商家推廣。百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方面,公司旗下的愛採購平臺將面向出口企業發放100萬份企業補助金,助力低門檻打開國內銷售渠道;提供B2B行業專屬智能體及免費AI工具,幫助企業高效獲客和低成本轉內銷;提供百億流量營銷矩陣,幫助企業高效率拿下內銷第一單。此外,4月18日,百度電商宣佈擴大七項“外貿轉內銷”專項扶持計劃,其中,爲降低門檻與成本,開通了外貿企業“零保證金”試運營,並提供慧播星數字人免費使用權,實現低成本直播。

4月15日,義烏商城集團宣佈正式接入阿里通義大模型,幫助210萬中小商家利用AI技術精準經營快速出海。據介紹,基於通義大模型,義烏商城將打造“AI智能經營助手”和數智貿易大模型。“AI智能經營助手”可通過自然語言對話的形式幫助商家發現店鋪問題、分析當季爆品,讓貿易數據發揮更大價值。數智貿易大模型將具備AI設計、AI營銷圖生成、AI翻譯等多個功能,一方面幫助國內商家重構商品研發、跨境營銷、供應鏈管理等,另一方面幫助海外客戶更便捷地採購。

展望未來,呂福香認爲AI技術除了在智能客服、個性化推薦、產品優化等應用外,還可以在更多方面發力。“比如,可以通過分析歷史銷售數據、用戶行爲等信息,預測未來的商品需求趨勢,爲企業制定供應鏈和市場策略提供參考。此外,AI還可以幫助外貿企業制定智能價格策略和動態定價方案,通過分析市場競爭情況、用戶偏好和需求變化等因素,實時調整商品價格,最大化銷售收益和利潤。”呂福香說。

責編:葉舒筠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