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稅服務須守住法律底線

稅務部門近期集中曝光了4起涉稅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違法違規案件。這些不良中介,有的註冊空殼公司虛構業務,有的冒用被代理公司身份,更有甚者和稅務人員勾結“裡應外合”。這些中介把專業能力當成了危害社會的暗箭,最終受到法律嚴懲,爲整個行業敲響警鐘。

我國超1億戶涉稅經營主體中,中小企業佔絕大多數,基本都有涉稅服務需求。近年來,涉稅服務行業快速發展,在納稅申報代辦、一般稅務諮詢、專業稅務顧問等多領域爲廣大中小企業保駕護航,成爲連接企業和稅務部門的重要紐帶。

隨着競爭日益加劇,涉稅服務行業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內卷”式的低價競爭。一些不法分子爲追求短期利益,不惜觸碰法律紅線。這種短視行爲不僅危害自身,還將導致行業生態惡化。

涉稅中介只有紮根市場、持續創新,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才能在競爭中立足。近年來,稅務部門持續完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對涉稅中介的規範管理。特別是今年出臺的《涉稅專業服務管理辦法(試行)》,推動涉稅專業服務管理從“政策引導”向“法治規範”轉變。

面對當前市場上存在的亂象,相關部門還需進一步加大對涉稅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創新監管方式,持續淨化行業環境。中小企業也應提高風險防範能力,在選擇涉稅服務機構時,認真核查其資質,警惕所謂“節稅秘笈”“避稅計劃”等違法陷阱。(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尚咲)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