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佈加強公園綠地開放管理的指導意見,細化帳篷區管理
據上海市政府官網8月15日消息,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近日印發《關於加強本市公園綠地開放管理的指導意見》,具體內容涉及規範入園車輛管理、細化帳篷區管理、加強寵物入園管理、完善夜間配套服務等,該意見將於9月1日起施行。
指導意見明確,有條件的公園對帳篷、天幕搭設進行分區劃定,設置明顯標識。不具備天幕搭設條件的,公園管理單位需明確告示,並做好宣傳引導。加強對遊客使用地釘、風繩的安全檢查,避免安全隱患。同時,科學覈定帳篷區最大承載量,在使用高峰時段,公園管理單位可根據承載量實行動態控流管理。儘量擴大帳篷區域,不得隨意以安全爲由,禁止搭設帳篷。有條件的公園,可根據客流適當增設相關服務設施。
指導意見還提到,要保障24小時開放公園遊客如廁需求,園內至少有一座廁所實現24小時開放。面積較大、遊客量較多的公園,公園管理單位要根據夜間人流分佈、使用需求等因素綜合評估,鼓勵增加24小時開放廁所數量。
以下爲《關於加強本市公園綠地開放管理的指導意見》全文:
爲不斷滿足市民遊客多元化、差異化遊園需求,着力解決人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依據《上海市公園管理條例》《上海市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辦法》《上海市公園文明遊園守則》(2018版)《上海市城市公園實行24小時開放管理指引》《上海市城市公園帳篷區管理指引》等相關文件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提升公園功能品質
1. 持續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以人爲本,根據不同公園的實際情況,不斷推動兒童遊樂區、無障礙設施、母嬰室、第三衛生間等全齡友好設施建設;完善標識標牌、警示標誌、便民設施配備;強化廁所環境整治,保持環境清新無異味。
2. 持續提升環境品質。貫徹生境理念,豐富鄉土和適生樹種種類,增加生物多樣性,逐步提高地產草坪使用率,營造通透疏朗、自然生態的園藝景觀;加大水體保潔作業頻次,不斷提升水體質量和清澈度。
二、強化開放安全保障
3. 遊客作爲自身安全行爲責任人,應該提高安全遊園意識,入園後須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文明遊覽、規範行爲,防範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4. 健全24小時開放公園管理制度。制定遊園管理細則,並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公園管理主體(各區綠化市容主管部門、公園管理單位、負責建設管理公園的企業單位、單位附屬綠地開放的口袋公園養護管理單位等)全面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落實日常安全管理、設施維護、風險隱患排查以及應急處置等職責,加大對遊客的宣傳引導和安全巡查力度,切實提高遊客安全意識,全力營造安全、有序、舒心、放心的遊園環境。
5. 夜間開放公園應科學劃分開放區域,並公開告示。合理設置出入口、主幹道燈光,保證亮度適中。完善公園水體等重點區域安防設施,設置夜間警示隔離裝置,運用電子圍欄、紅外線報警裝置等智能化設備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有條件的公園,可在重點區域佈置一鍵式報警裝置。
6. 公園管理單位要根據公園遊客量規律,如節假日、早晚高峰等,科學優化、動態配置安保、保潔等人員,加強遊園旺季及各類活動期間管理,確保遊客量在安全承載範圍之內。
7. 公園管理單位要加強與屬地公安、城管、街鎮、居委等部門聯動並形成機制,探索“多格合一”管理模式,將開放式公園納入各職能部門日常街區巡查範圍。
8. 建立健全公園各類設施的管理制度,對園內的設施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應立即設置警示標識並限期修復,確保設施設備運行及使用安全。
9. 依據《上海市公園綠地遊樂設施管理辦法》,落實遊樂設施各項運營管理要求。強化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積極向遊客普及遊玩遊樂設施的安全常識,提高遊客的安全防範意識。
三、規範入園車輛管理
10. 依據《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等加強對殘疾人機動(電動)輪椅車進入公園的管理,禁止無牌的殘疾人機動(電動)輪椅車入園。禁止殘疾人機動(電動)輪椅車在公園內非法營運,發現非法營運等行爲,公園管理單位應予以制止,並及時聯繫屬地公安等部門加強治理。
11. 公園管理單位可根據公園實際場地條件、遊客量等因素,確定兒童自行車、兒童三輪車、玩具滑板車等入園政策,並公開告示。允許童車等入園的公園,要提醒、督促監護人落實兒童騎行、滑行時安全防護措施,並確保其行爲不影響其他遊客正常遊園活動。鼓勵各公園將特色服務正面清單在公園出入口等顯著位置予以告示。
12. 允許自行車入園的公園,須單獨設置騎行道,並在出入口設置減速設施及警示標識。騎行道應施劃清晰標線、設置明顯標誌,避免人車混行,消除安全隱患。
四、細化帳篷區管理
13. 公園管理單位應落實好城市公園帳篷區管理指引及細則的相關規定。有條件的公園對帳篷、天幕搭設進行分區劃定,設置明顯標識。不具備天幕搭設條件的,公園管理單位需明確告示,並做好宣傳引導。加強對遊客使用地釘、風繩的安全檢查,避免安全隱患。
14. 科學覈定帳篷區最大承載量,在使用高峰時段,公園管理單位可根據承載量實行動態控流管理。儘量擴大帳篷區域,不得隨意以安全爲由,禁止搭設帳篷。有條件的公園,可根據客流適當增設相關服務設施。
五、加強寵物入園管理
15. 依據《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加強對寵物(犬)友好公園或公園寵物(犬)友好區的管理。在公園顯著位置設置攜犬入園遊客遵守相關規定的安全文明告示。
16. 提醒攜犬入園的遊客規範使用牽引帶、爲大型犬隻佩戴嘴套。加大保安巡查力度,督促遊客及時清理寵物糞便。
六、完善夜間配套服務
17. 保障24小時開放公園遊客如廁需求,園內至少有一座廁所實現24小時開放。面積較大、遊客量較多的公園,公園管理單位要根據夜間人流分佈、使用需求等因素綜合評估,鼓勵增加24小時開放廁所數量。對於未設置廁所的公園,可利用周邊資源,應在公園顯著位置設置清晰的指示牌,提供明確的指引信息。推進公園智能化技術應用,通過智能化設備提供無人自助服務,提升公園全天候服務能級。
七、推動噪聲污染防治
18. 嚴格執行本市關於噪聲污染防治的相關規定,積極推廣噪聲控制規約,科學劃定健身、娛樂等活動的區域、時段,符合公共場所噪聲控制要求,同時加強日常巡查力度,做好勸導工作。
八、加強文明遊園宣傳
19. 利用公園電子顯示屏、宣傳欄等設施開展文明遊園宣傳,推動遊客遵守噪聲控制規約和文明遊園公約,強化遊客安全意識,引導遊客文明遊園,勸阻遊客不文明行爲。
九、推動社會共治共享
20. 鼓勵重點公園、規模較大的社區公園等建立健全“市民園長”工作制度。搭建公園常態化意見收集平臺,並積極發揮市民園長、公園志願者的橋樑紐帶作用,暢通遊客問題反饋渠道,及時瞭解遊客需求與建議。
十、強化投訴受理服務
21. 公園管理單位應建立投訴工單分級報送處理機制,及時解決相關訴求,對於無法當場解決的矛盾衝突,應及時報送、提級處理、反饋辦理結果。
本意見2025年9月1日施行。本市相關公共綠地、口袋公園結合實際情況可參照本意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