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沒?淡江大橋通車倒數 淡海新市鎮將迎爆發期

「淡江大橋」預計年底完工,有望掀起新一波交通紅利與房市佈局潮。 圖/霞飛廣告 提供

北臺灣最受矚目的三大交通建設之一「淡江大橋」,預計於2025年底完工,2026年第一季正式通車,爲長年受交通所苦的淡水地區帶來歷史性的改變。而新北市府主導的淡北道路、輕軌藍海線二期也已進入施工與發包階段,預計於2029年完工通車,屆時帶來實質利多,淡水區將從「地理末梢」翻轉爲「都會核心後花園」,掀起新一波交通紅利與房市佈局潮。

根據市府資料,三大交通建設總投資金額達333億元,其中進度最快的淡江大橋全長約6.6公里,將連接淡水與八里,銜接臺61,臺64線與國道一號,未來行車將可避開目前擁擠的關渡橋與臺2線瓶頸路段,串聯臺北市、新北市各大核心生活圈。交通部評估,淡江大橋完工後,從淡水開車至臺北車站、新板特區、新莊等雙北主要都會區,車程可望控制在30分鐘內,至桃園機場約25分鐘,大幅提升通勤與轉運效率。

淡北道路計劃將由竹圍至北投銜接北市路網,有助分流現有臺2線車流。 圖/霞飛廣告 提供

另一方面,淡北道路計劃將由竹圍至北投銜接北市路網,預計2029年完工通車,有助分流現有臺2線車流,完工後有望降低竹圍路段63%的壅塞車潮,縮短前往北士科的通勤時間至20分鐘內,強化就業通勤可行性。

至於輕軌藍海線二期工程,由新北捷運局負責規劃推動,目前已完成發包程序,預定於下半年正式動工,通車時程預計爲2029年。完工後將延伸現有淡海輕軌藍海線軸線,進一步提升淡水地區軌道服務密度,擴大生活圈輻射半徑。

除了交通升級,淡水區域整體城市機能也正逐步擴充。新北市政府近年推動「淡海科技新城」計劃,推動科技產業、文創基地、公共設施與社區綠地發展爲主軸,期望打造產業與生活融合的智慧城市新樣貌。該計劃定位爲淡水轉型的核心引擎,除了吸引創新企業與研發機構進駐,同步增設托育中心、學校、公園與醫療資源,提升整體居住機能,提供民衆「就業在地化、生活便利化」的選擇。在政策推動與交通改善的雙重效益下,淡水正由傳統觀光小鎮轉型爲科技與宜居並重的新興生活聚落,成爲近年市府重點發展區域之一。

房市方面,受惠於交通建設利多與開發題材,近一年淡水房市逐步回溫。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淡海新市鎮重劃區目前新案單價普遍落在每坪3至4字頭區間,與臺北市市中心每坪破百萬單價相比,價差明顯,具備價格進場優勢。

淡海新市鎮預售案「新海城」規劃露天泳池,回家猶如度假。 圖/霞飛廣告 提供

目前淡水地區正處於轉型關鍵期,房價仍在低基期階段,隨着「交通三箭」一一到位,淡水市場預期房價將邁入結構性增值期,未來三至五年可望出現一波明顯的補漲效應。區內新案「新海城」所在區段佳,下樓就是輕軌V10站,步行100米還有雙語校園,公設部分更找來萬豪集團御用設計團隊P.I.A,打造五大主題全齡公設,吸引不少期望「以北市三成價格,換得三倍空間」的自住與首購族,被視爲下一波剛性置產佈局重點。在市府積極推動產業導入與城市更新的政策引導下,淡海新市鎮的居住條件與未來發展潛力日益明確,業界普遍看好,淡水未來將躍升爲「首選定居地」,成爲下一波都會圈人口與資金流入的重要承接區域。

建案官網:https://go.hiyes.tw/86km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