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集團被法院裁定重整:內鬥漩渦中的民企巨頭

(文/朱道義 編輯/張廣凱)

法院的一紙裁定,宣告“杉杉系”核心企業杉杉集團,正式進入重整程序。

2月26日晚間,杉杉股份(600884.SH)公告稱,當天收到控股股東杉杉集團轉發的《民事裁定書》,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下稱鄞州法院)已於2月25日裁定受理申請人對杉杉集團的重整申請。

杉杉集團相關負責人就此迴應媒體稱,此次重整的核心目的是通過法律程序幫助企業盤活資產、恢復經營活力和償債能力,保障企業的持續運營。本次重整範圍聚焦集團自身債務與資產,不涉及上市公司杉杉股份。

“杉杉集團將繼續與各方保持溝通,有信心、有決心在各級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指導幫扶下,積極應對,有序推進重整工作,全力保障全體債權人和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集團將確保上市公司及核心產業的穩定經營,爲社會和股東持續創造價值。”該負責人稱。

這家以服裝起家,後跨界新能源的民營企業巨頭,爲何會走到如此境地?除了行業寒冬等外部因素,企業內部的控制權之爭,也成爲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資料顯示,“杉杉系”的核心運營主體爲杉杉控股、杉杉集團和杉杉股份三家公司。其中,杉杉控股直接持有杉杉集團50.63%的股份。杉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杉杉股份37.87%的股份。杉杉股份的核心業務爲鋰電負極材料和偏光片兩大產業,其亦表示,自身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與控股股東杉杉集團在資產、業務、財務等方面均保持獨立。

實際上,杉杉集團的危機早在2023年就已現端倪。當年,杉杉集團創始人鄭永剛之子鄭駒,與繼母周婷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控制權爭奪戰。雙方圍繞董事會席位、公司經營管理等問題展開激烈交鋒,甚至對簿公堂。這場持續一年多的內鬥,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經營,也動搖了投資者信心。

2024年11月,鄭永剛之子鄭駒退居副董事長,周婷全面掌舵“杉杉系”,這一和平交接令二者之間的奪權大戰暫告一段落。但今年2月7日,杉杉控股發生工商變更,公司法人、董事長由鄭永剛遺孀周婷變更爲周順和,公司原董事孫偉同樣卸任。但有知情人士表示,周順和實際上爲周婷的直系親屬。

內鬥導致公司決策效率低下,在戰略轉型上搖擺不定,也爲其日後的危機埋下了伏筆。早在去年6月28日,杉杉集團發佈貸款利息逾期公告,其應於6月20日支付的1963.91萬元貸款利息未按照計劃還款。此後,杉杉集團一系列的債務違約連番爆出。“杉杉系”還因流動性危機被迫放棄了對於上市公司永杉鋰業(603399.SH)的控制權。與此同時,杉杉集團在傳統服裝業務上的投入不足,也使得該板塊逐漸萎縮,失去了爲公司提供穩定現金流的能力。

一系列動盪,導致部分債權人對如今的“杉杉系”徹底失去了信心,最終導致杉杉集團走向重整。目前,杉杉集團的重整方案尚未公佈,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爲,這將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

在杉杉集團的重整聽證會後,周婷曾向媒體表示,“杉杉走到今天,我真的也很遺憾,我已經盡全力了。”

“後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也許更大的挑戰在後面。杉杉不放棄,不躺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